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货币政策微调确立 宽松基调不变
发布时间:2009-7-13 16:11:03
 
文章内容

7月8日,央行打破惯例提前披露了6月份存贷款数据: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各项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至此,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7.37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增量纪录。同时央行还宣布,在时隔7个月之后,重新开始发行一年期央行票据。央行公告称,将于9日发行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五期央票。其中前者为3个月期限,发行量为500亿元,后者为1年期,最低发行量为500亿元。另外,7月7日,央行通过正回购回笼资金1700亿元,创下今年公开市场操作单日资金回笼的最高水平。这些数据对之后的货币政策给出了什么样的信号呢?

国泰君安:微调已经确立

对此,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央行货币政策的微调已经确立,理由有二:一是随着经济好转势头的确立,信贷投放的必要性在下降,央行提高债市利率可以增加债券投资的吸引力,降低银行信贷配置比例。二是如此大规模的货币信贷投放为历史仅见,其引发的通胀预期需要央行作出前瞻性应对。

从公开市场操作看,央行首先在6月30日重启了91天正回购操作。而7月8日,央行宣布将重发1年期央票。这意味着资金冻结时间的大幅延长。

然而货币政策的微调仅限于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存贷款利率年内调整的概率不大,因为全球经济复苏未明朗,央行尚无引领全球加息的可能。

对于回购,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在2009年前6个月,回购利率的历史低位反映资金面应极其充裕,与超储率的不断下降似乎自相矛盾。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央行大量采用28天正回购操作,而这部分冻结资金在下月随时到期,等于变相提高了超储率。

中金:适度宽松短期不变

中金公司的观点有所不同,其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虽然回购规模如此之大但只是微调,而非政策转向:央行本周央票发行及正回购规模看似较大,实则源于本月公开市场有大量现金流到期(回购与央票到期合计达9600亿),数据显示,近期的公开市场资金回笼也只是基本抵消掉到期现金流,实际净回笼规模很小。

央行的微调主要体现在央票期限的搭配上:自去年12月暂停1年期央票发行以来,央行回笼工具以1-3个月为主,致使未来到期量越滚越大。这种回笼压力的累积促使央行考虑采用更长期限的回笼工具,因此本周重启1年期央票。

由于近期贷款结构主要倾斜向政府项目,而众多期限较长的基建项目才刚刚开工,因此未来贷款的惯性较强,很难短期内大幅压缩。

中金公司认为,贷款暴增的原因除了各商业银行季末抢占市场份额因素外,也体现了银行贷款与中央投资之间“茶叶与水”的关系——第三批中央投资700亿元于5月中旬下发,并且同期政府下调了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推高随后的项目配套贷款。

[责任编辑:robinchen]


相关文章
  • ·货币政策微调确立 宽松基调不变
  • ·温家宝40天5提积极财政宽松货币政策不动摇
  • ·新华社: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面临3大挑战
  • ·宽松货币政策将更侧重适度
  • ·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面临三挑战
  • ·东方汇理银行:经济脆弱 货币政策不会收紧
  • ·(早评)深沪股指开盘跌逾1% 忧虑央行收紧货币政策...
  • ·[图文]货币政策或在四季度调整 微调初期未必加息
  • ·银行尚未被要求收缩信贷 货币政策不会调整
  • ·经济学家哈继铭:中国货币政策年底面临调整
  • ·[图文]央行研究局局长:货币政策无需重大调整
  • ·[图文]专家建言温家宝 货币政策对通胀应有所暗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