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息 上海浦东的三个楼盘近期都被“团购”,总金额约8.4亿元,而买主并非海外基金也不是温州购房团,而是浦东具有国资背景的大型企业。不过,四大国有企业所为被指怀疑是政府通过国企“托市”。
四楼盘被国企团购
保利·金爵公寓3天内300多套房子被收购,成交总额约2.6亿元。金爵公寓销售员告诉记者,这些房源不是通过售楼处购得,而是浦东大型企业通过开发商直接买。佑威地产研究中心主任陆骑麟告诉记者,浦东新区的张江名流豪庭、阳光花城、中星恬园四个楼盘近期也被“团购”,总额约8.4亿元。
“团购”买主是浦东具有国资背景大型企业。据了解,目前浦东新区政府要求陆家嘴、张江、外高桥、金桥四大国有房地产开发集团,各自收购几十万平方米商品住宅,用于经济适用房、动迁配套房及人才公寓的房源。
政府之手推进收购
浦东金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伟国告诉记者,浦东金桥股份没有收购公寓,但其母公司——上海金桥集团近期确实收购一些楼盘房源用于人才保障房;外高桥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勋也证实,其公司大股东外高桥集团的确收购部分房源,用于人才保障房及配套商品房。陆家嘴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姚建梁对收购一事也给予肯定回答,并表示明年还将建造一批专供陆家嘴地区金融人才居住的楼盘。
其实,政府出手收购公寓事宜,11月份便被提到议事日程。在11月20日浦东新区相关会议上,相关部门决定近期出资10亿元收购一批楼盘用于人才公寓。两天后,上海中星集团与陆家嘴集团举行购房签约仪式,陆家嘴集团收购中星恬园的36套房产,总价约7800万元,之后又以约3亿元先后分三次收购中星恬园约140套房产。
“12月前后浦东几个楼盘出现集中购楼,是几家大型企业在市场上出手购楼的一个表现。”浦东新区政府新闻办苏光霞表示,浦东计划近期要在市场上购置约2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用于人才公寓,就长期来说还制定三年人才公寓保障计划。
经适房建设较缓慢
不过,在媒体报道楼盘收购行为有“托市”嫌疑后,浦东政府几个部门对收购行为都从之前的高调变为低调,一些部门甚至保持沉默。“在此之前我们本来还开过人才公寓收购的发布会,现在我们都要保持低调。”苏光霞说。
“上海房价已出现下行迹象,房价肯定没有到最低时候。现在并非最佳购房时机,此时四大企业进行团购用意何在?”中国策划研究院总裁李骁说,保增长固然重要,但房地产市场有内在调整的必要,而此行为几乎是对地产商变相援助;如果没有进行信息透明化解释和说明,难免使各方产生“托市”的猜想。
而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东副院长陈晟陈晟认为,其实“托市”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住房保障问题,浦东收购的人才公寓基本是属于高端人才住房保障,而用于保障中低层收入群体的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相对滞后,这是社会不满的一个原因。然而现在上海经济适用房在资金划拨、建设、房屋分配和管理等环节还没有特别完整、成熟模式,在一定程度阻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速度。
与收购人才保障公寓快速度相比,《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依然还在征求意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