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600150)流通A股:1.47亿股股性:★★★
主营业务:船舶建造、船舶维修、船舶配套制造及销售
核心题材:受益“航运中心”、军工央企、船舶振兴规划、大订单
4月29日,“两个中心”意见正式发布;5月6日,东方早报报道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全国二手船交易平台等功能性项目和机构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启用。由此,上海的航运服务功能性项目建设全面提速,国内造船龙头——中国船舶无疑也将迎来新一轮成长。
国内最大造船企业
作为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中国船舶持有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100%股权及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责任公司65%股权。外高桥和长兴造船合计的产能达到700万载重吨左右,为仅次于韩国现代重工的全球第二大、国内最大的造船企业。2008年,外高桥造船全年完工总量29艘,466.11万载重吨。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简称CSSC),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国最具实力的骨干造修船企业、船舶研究设计院所、船舶配套企业及船舶外贸公司,共有约60家独资和持股企事业单位。
订单持续至2012年
此外,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相对应,今年2月份,国务院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强调了扩大船舶市场需求、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江南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船舶工业向我国转移的方向不会改变。国家产业政策和振兴规划支持船舶行业整合重组。中国船舶作为中国船舶工业的代表,具备行业整合潜力,目前盈利能力已经超越韩日船企,在手订单等三大指标位居全球第二。根据相关资料,中国船舶目前手持订单已持续到2012年。
5只基金新进抢筹
刚刚公布的2009年一季报显示,今年首季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54.59亿元,营业利润6.37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941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485元,净利润下滑了36.30%。对此,公司的解释是“主要是因为2008年上半年原材料的价格反映在本季度的会计数据里面了”。
不过,一季度业绩的大幅下滑似乎没有吓退资金。相反,在“两个中心”等相关利好陆续出台后,机构资金似乎不约而同地对中国船舶的未来业绩产生了乐观预期。根据一季报披露,截至2009年3月31日,共有5家基金进入了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名单,分别是:景顺长城精选蓝筹股票型基金持股203.66万股,大成蓝筹稳健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99.99万股,长城消费增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163.15万股,嘉实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85.28万股,海富通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持股80万股。
技术面上,自年初至今,虽然股价反弹幅度已有70%,但市盈率水平仍徘徊在11倍左右,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在经历4月下旬近20%的回调后,目前K线形态呈圆弧底反攻态势,MACD线绿柱渐次收短,且依然处于零轴上方,中线强势未改。
[责任编辑:yuz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