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入门股票心得
 
 
聚焦三季报:发现市场机会与风险
发布时间:2008-10-23 16:30:43
 
文章内容

受累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每况愈下,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担忧也逐渐加剧,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报表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它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无疑是近期投资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

增速下降已成定局

虽然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仍保持着增长态势,但增速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进入三季度,虽然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回落,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PPI也将见顶回落,但是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金融危机却在全球愈演愈烈,失业率、消费指数等数据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显露出来。受此影响,上半年已经出现下滑的外贸出口形势更加严峻。外需的锐减对我国众多的出口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量过剩的产能和劳动力又严重抑制了国内的投资和消费,经济下行的趋势日渐明朗。国内用电量、汽车销售量、房地产成交量等多个经济先行指标,均已出现明显减速。日前公布的今年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为19.4%,与2007年同期的37%相比大幅回落,这些都将在陆续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中有所反映。

业绩预告行业冷暖

截止10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60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报喜的比例为53.03%,这就意味着近两年大面积业绩预增的景象将被喜忧参半所取代。而从具体公告情况看,多数预增原因是去年同期净利润基数较低,真正靠主业持续增长的较少。在324家“报喜”公司中,预计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比去年同期增幅大于500%的公司共有13家,这13家公司仅有盘江股份去年每股收益达到0.1元以上,其余业绩均不理想。

而在预亏的上市公司中,虽然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但市场需求疲软、行业景气度下降已成为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主要原因。而且发布业绩预告的公司预计净利润比去年同期降幅超过了7%。这意味着不仅环比数据令人担忧,同比下降更会对市场估值产生压力。

预增行业业绩见顶

得益于上半年的高速增长,银行、煤炭、钢铁等行业累计前三季度业绩仍会表现突出,但由于宏观形势及经营环境变化,原来的高增长将很难再现。从今年的半年报来看,上市银行的业绩十分亮丽,净利润同比增长66.46%。但从环比角度看,二季度净利润增速已出现放缓的迹象。在经济增速下滑的宏观环境下,银行的经营压力也在增大,市场对资金需求的冲动明显减弱。另外,存款定期化趋势将使息差收窄,风雨飘摇的房地产市场更让银行资产的安全受到考验。

综合各因素分析,银行板块的业绩增速已经基本见顶。另外,作为周期性行业的煤炭和钢铁行业,虽然上半年业绩无限风光,但随着下半年需求放缓、产品价格下跌,业绩拐点已经出现。

最坏的时期还未到来

相对于为数较少的全行业业绩增长预期,三季度业绩预计趋坏的行业却较为普遍。航空、有色金属、纺织、保险、券商、房地产、汽车、食品饮料等业绩风险偏大,特别是其中近期市场表现较好的品种更是面临着回调的风险。受印花税下调、融资融券即将启动等利好消息刺激,券商股近期表现明显强于大盘,但三季度大盘指数最大跌幅超过47%,其中像样的反弹少之又少,在没有做空机制的A股市场上,参与者满盘皆输,券商的自营业务必然亏损,而持续低迷的成交量,更会使“靠天吃饭”的券商业绩明显下滑,季报压力可想而知。得益于政府提高油价电价,石油、石化、电力等行业上半年业绩下滑的趋势三季度会有所改观,由于其权重过大,可能会在整体上掩盖其他行业业绩走低的事实。总之在宏观经济没有露出转好迹象之前,对于上述行业,特别是周期性行业而言,即将公布的季报恐怕仍不是最坏的数据,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应该承认,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股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悲观预期。但随着恐慌情绪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蔓延,不尽人意的三季报带给A股市场更多的将是风险。

[责任编辑:coguo]


相关文章
  • ·12月份应关注的机会与风险
  • ·聚焦三季报:发现市场机会与风险
  • ·无量的底背离 机会与风险的二重奏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