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平安于去年以来陆续收购了富通集团4.99%的股权,鉴于富通的股价持续下跌,平安今年三季报拟计提减值损失157亿元。同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富通面临巨大的信心和流动性压力,为此,荷、比、卢三国政府分别对富通进行了注资或收购;考虑到形势的变化,平安近日公告称,终止今年3月与富通签署的收购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股权的协议。评论:
平安公告三季报拟计提157亿减值准备,节前股价已有预期而重挫。平安对富通的原始投资成本为238.38亿人民币,截至2008年半年报,平安对富通集团的投资损失是44%,该损失已计入了净资产,但未计入净利润;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深化,9月中旬以来富通的股价再次下挫,9月26日,也即三季度A股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富通投资的损失已达157亿元人民币(包括汇兑损失),损失达三分之二。按会计准则,如果公允价值持续或大幅下降,投资损失要同时体现在利润中,也即要计提减值准备。三季度富通股价的持续下跌导致平安在三季报的利润表中要反映157亿的减值损失,其中包括上半年已计入净资产的105亿以及三季度新增的52亿。2008年上半年,平安的利润总额为71.19亿,考虑到157亿的减值计提,以及三季度的权益投资情况,我们预计三季度平安可能出现巨额亏损,亏损金额超过60亿,每股亏损可能接近1元。
国庆假期间,富通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平安放弃对富通投资管理公司的收购。事实上,除了三季度外,富通的情况在假期又有很大的发展,由于富通的流动性危机和信心危机愈演愈烈,股价也连续暴跌,政府不得不干预,9月28日,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政府拟分别注资40亿、47亿和25亿欧元,获得富通集团在各自国家部分业务49%的股份。10月3日,协议中的荷兰部分得以修正,荷兰政府决定买下荷兰境内富通的全部股权,出价168亿欧元。早在今年3月,平安就与富通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拟以21.5亿欧元(约合240.2亿元人民币)
的价格收购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由于审批等原因,这一协议并未正式生效,平安最终也放弃了这一收购协议,因此躲过一劫。
富通投资损失不会威胁平安整体财务健康,放弃收购扩大资金调度余地。如果投资损失全额计入利润表,对投资者的心理可能产生较大冲击,但并不会威胁平安的整体财务健康,因为绝大部分损失之前已经计入公司的净资产。据我们计算,截至2008年6月底,公司总部尚有超过530亿的净资产,扣除三季度对子公司110亿元的增资,仍有400多亿的可动用净资产,而对富通的投资损失三季度新增额为52亿,因而不可能因为富通投资而影响到平安的整体财务健康,并且,总部净资产中有240亿本来是用于收购富通投资管理公司的,放弃收购后,资金的调度余地更大了。
富通股价和平安H股价已经回稳。平安A股9月26日后因休市停止交易,在此期间,富通股价经历了2个20%以上的下跌后,又连续三个10%左右的上涨,在政府的干预下,股价开始回稳。平安H股价虽然在29日下跌超过10%,但随后三天出现回升,当前股价比26日收盘价上升了5%。平安A-H股最新折价率为24%。
下调目标价到52元,谨慎增持。按照10月3日富通的最新股价,平安对富通的投资亏损173亿,扣除2008年中报已经计入净资产的105亿,净资产减少68亿,每股下降1.43元,按照我们之前目标价对应的净资产倍数,下调目标价8元,新的目标价为52元。考虑到三季报亏损的风险以及富通前景的不明朗,我们将评级从增持下调至谨慎增持。
风险提示:三季报的冲击不确定;虽然富通已经躲过一劫,但前景仍然不很明朗;之前担忧的税务检查事件仍未有明确说法。
(具体内容请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