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虽然大盘指数卡在2800点附近欲破不得,然而市场上的热点牛股并不少见。有意思的是,在近期诸多牛股起舞的背后,都不乏券商研报的推波助澜,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近日风生水起的疫苗产业。
然而,券商的研报果真都是深入调研,从而对这些新颖题材实现精确狙击的吗?恐怕不然。被券商冠以“高铁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的晋西车轴,实际上其高铁空心车轴业务并未为公司贡献过任何利润;同样被认为“疫苗前景一片光明”的重庆啤酒,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更令业界哗然的是,平安证券在对冷门股海欣股份强烈推荐的同时,其关联方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早已提前埋伏进行连续对倒操作。
以此来看,券商研报的含金量究竟有几何,推荐又是为谁谋利,恐怕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券商研报让股价飞
尽管大盘持续振荡,但近期市场出现的牛股并不少。有投资者发现,近来的券商研报在对牛股的“挖掘”上似乎突然变得精准了起来。
自12月23日开始出现四连阴的广州药业,在新年前却突然以迅雷之势拉开了加速上攻的序幕,在其后的6个交易日当中累计上涨了47.54%,可谓气势如虹。当记者翻阅这只个股的相关公告和研报时发现,广州药业股价爆发之前公司并未发布任何公告,市场面上也是一片沉寂;而在该股还一片沉寂之时打出头枪吸引市场眼球的,正是在同一时段诸位券商“巧合”般推出的研报,成为了该股飙涨的催化剂。
2010年12月30日,中投证券发布了一篇名为《疫苗业务未来有较大成长空间》的研究报告,称广州药业目前犬疫苗产能约100万人份,“看好该公司的狂犬疫苗,以及即将进入2期B临床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的未来市场”。报告当日,广州药业当即强势涨停。
紧接着华泰联合再接再厉,发布了一篇题为《国药南宗复苏,采撷疫苗明珠》的研报。从公司的营销改革、狂犬疫苗的业绩贡献 、乙肝疫苗的独特优势、旗下王老吉商标背后的健康产业市场等四个方面,阐述广药的投资亮点,并给予其“增持”评级。报告当日,该股上涨5.9%,第二天又继续演绎涨停。
事实上,此类故事不仅仅发生在广州药业身上,此前的几只高铁概念股也有相同的际遇。高铁的诸多概念股在去年12月初时的表现可谓抢眼,晋亿实业、晋西车轴、太原重工、特锐德的轮番爆发,个个都令人记忆犹新。然而从这些个股研报发出时间来看,其行情的启动也似乎是多家券商联手推动的效果。以晋亿实业为例,去年11月29日该股尚无任何异动,当天上海证券和华讯投资共同推荐了该股,紧接着12月1日和2日方正证券和湘财证券再次发布推荐研报,自此之后该股狂飙48.41%,将大盘指数远远抛在了身后。
研报所谓核心成长点只是浮云
然而,券商的研报果真都是深入调研,从而实现对新颖题材进行精确狙击的吗?在这些牛股股价飞涨的背后,券商研报起到的作用到底是伯乐,是放大镜,还是王婆?恐怕还有待推敲。
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晋西车轴,该股自2010年12月7日开始,股价即拔地而起,1个月来飙升了44.19%。在晋西车轴业绩平平却股价飞涨的背后,券商的大力推荐功不可没。恒泰证券将其誉为“高铁发展的最大受益者”,认为公司重组并购北方锻造后,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车轴制造企业,生产能力居世界首位;而中银国际和顶点财经也因其“高铁新秀”概念给予其买入评级,不少券商皆认为,晋西车轴在高铁空心轴这一块的订单将是其“强劲的利润增长点”。
然而,晋西车轴果真如券商推荐的那般完美?记者翻阅晋西车轴的公开资料,发现在公司目前公布的2010年利润表里,被几位券商一致唱好的高铁空心车轴业务,实际上并未给晋西车轴贡献利润。根据此前山西证券分析师张旭发布的研报披露来看,晋西车轴的空心轴目前其实还无法满足高铁时速的要求。就连晋西车轴自己也承认,公司目前生产的空心轴是用在地铁上的。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重庆啤酒身上。数月来,兴业证券似乎一直对重庆啤酒情有独钟,其发布的《疫苗进展顺利,前景一片光明》报告,称“该治疗性疫苗将成为革命性的品种”,并不断给予“强烈推荐”评级。然而,除了兴业证券不断为其戴上高帽之外,其它券商似乎同时保持了沉默,即使是唯一发表过评论的恒泰证券,也建议“观望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