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入门股票分析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兴发集团:资源优势凸显 具备长期价值
发布时间:2010-8-19 9:09:39
 
文章内容

兴发集团(600141)现有磷矿储量1.44亿吨,还拥有后坪矿和瓦屋四矿段的探矿权。同时,公司自有水电站18座,年自产水电4.3-5亿度。磷矿为稀缺资源,电力为重要能源,二者价格长期看涨,决定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应享受高于一般低壁垒加工制造型企业的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10-2012年EPS分别为0.63元、0.77元和0.98元。以目前的股价测算,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23.1倍、18.7倍和14.8倍,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毛利率提升带动盈利增长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1.21亿元,同比增长52.2%,实现净利润9240.9万元,同比增长45.55%,净资产收益率为6.79%。初步测算,公司上半年实现摊薄后EPS为0.26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摊薄EPS为0.27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107元。

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主要依靠贸易收入增长,盈利增长则主要依靠毛利率提升。上半年公司贸易收入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6.6%,但贸易业务毛利率仅为1.92%,对业绩的贡献十分有限。上半年磷矿石销售毛利率同比增加16.49个百分点,磷酸盐毛利率增加5.8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为枯水期,且有春节因素,为磷化工相对淡季,公司生产用电需从大网采购,电价是公司自发电的2倍多。二季度进入丰水期,公司小水电自发电降低用电成本,毛利率从一季度的12.56%上升至二季度的15.65%,产销进入旺季,开工率达到七至八成水平。二季度,公司销售收入环比增长49.6%,单季度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

就中报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64.86%,近3年保持较为稳定,处于偏高水平。公司完成定向增发后,负债率降低。公司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比前两年有所改善,短期偿债压力减轻。期间费用率继续下降,主要得益于收入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益。上半年公司实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401万元,同比下降53.55%,但仍处于净流入状态。

磷化工景气仍处低位

我国黄磷产能严重过剩,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产能过剩,技术壁垒低,造成磷化工行业周期性强。由于国内需求有限,我国磷化工品有七成出口,行业景气度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今年以来,在非洲低成本湿法磷酸盐的冲击下,我国初级磷酸盐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1-5月份我国三聚磷酸钠出口18.48万吨,同比下降14.3%,其中工业级三聚磷酸钠出口量为17.12万吨,同比下降15.9%。出口下降转而压制国内市场景气度,造成国内磷化工产品价格低迷。今年上半年工业级三聚磷酸钠价格基本维持在5000元/吨以内,即使在枯水期——黄磷价格较高的时期也未能有效上涨。

三季度仍将为丰水期,西南地区水电充足,黄磷装置开工率高,预计黄磷价格仍将在14000元/吨以下的低位徘徊。进入四季度枯水期,随着黄磷装置开工率下降,黄磷价格有望上扬。

行业低迷难掩稀缺资源价值

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稀缺的磷矿和水电资源,二者长期价格看涨,这是公司盈利的保障。公司现有磷矿储量1.44亿吨,其中兴盛矿业6000多万吨,保康白竹7000多万吨,武山矿600-700万吨,树崆坪可采储量1000万吨。另外,公司还拥有后坪矿和瓦屋四矿段的探矿权,未来预计储量超过1亿吨。

公司自有水电站18座(包括定向增发收购的古洞口水电站),年自产水电4.3-5亿度(其中古洞口发电8000-10000万度)。由于自产水电成本仅2毛/度,远低于外购电5毛/度的价格,每年带来的效益超过1亿元。

公司目前有多个项目在建,包括有机硅、电子级磷酸。公司持股50%的兴瑞化工正在建设有机硅项目,一期6万吨产能计划2011年下半年投产。持股90%的兴福公司采用台湾合作方的技术生产电子级磷酸,建设的1万吨产能在试生产,同期建设的还有2万吨食品级磷酸。另外,公司在宜都工业园一期规划800-900亩地,计划建设磷复肥项目,目前处于项目设计、招标阶段。公司建设磷肥产能的主要目的是消化宜昌地区富余的中低品位磷矿,以期实现资源转化和充分利用。

磷矿和电力资源是我国磷化工产业核心竞争因素,在A股三家磷化工公司中,公司拥有最高的矿电自给率和丰富的产品线,应是磷化工行业的最优投资标的。


相关文章
  • ·兴发集团:资源优势凸显 具备长期价值
  • ·兴发集团遭5机构砸盘 取消退税利空效应初显
  • ·[图文]兴发集团股价暴跌 疑遭机构投资者错杀
  • ·[图文]异动股点评:五粮液承压 长期价值仍受推崇
  • ·[图文]兴发集团(600141)行业霸主 后市可期
  • ·华夏系两基金大举进入兴发集团
  • ·从半年报中寻找有长期价值的基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