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韩益忠
12月2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启动仪式举行。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共同启动期货保税交割业务。
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杨迈军介绍了期货保税交割项目的推进情况。他表示,经过近两年的深入研究,期货保税交割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上期所作为期货保税交割的具体承办单位之一,将按照“高起点、稳起步”的原则,深入做好期货保税交割的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探索经验,不断完善,确保此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据介绍: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后,首先丰富了期货市场的交割方式,大大增加了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交易的拟合度,尤其是对于企业客户而言,他们可以更灵活的采用最符合他们自身需求的交割方式。与此同时,引导保税港区进口保税铜、铝库存流入国内期货市场,可以有助于抑制市场过度投机。如果市场投机过度导致国内铜、铝市场价格严重偏离,价格机制引导下,洋山保税港区内铜、铝储备可迅速流入,增加国内市场供应,从而平抑过度投机导致的价格的偏离而回归理性;另一方面,保税交割业务下,增加了上期所铜、铝期货品种的市场流动性,使得铜、铝品种期货价格更能准确反映市场未来供需变化,促进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其次,为保税港区内进口保税储存的铜和铝的相关企业保值提供便利条件。保税交割业务的试点,是对上期所期货市场覆盖面的延伸,也使得上期所铜、铝期货品种更加贴近当前铜、铝现货贸易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消费国,我国铜、铝需求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幅高达15%,当前现货贸易中,对外贸易所占份量更是逐年递增。推广保税交割业务,可以拓展参与铜、铝期货交易的市场主体,将原先只能在海外市场套期保值的企业吸引加入到国内的期货市场。此外,对于保税港区进口保税储存的铜、铝库存的现货贸易主要以完税报关进口以及转出口两种方式为主。对于前者,从报关到审核,再到进口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时间敞口。保税交割业务试点后,保税港区内进口保税储存的铜、铝进口企业将允许使用在洋山保税港区储存的未完税的铜、铝进行保值并完成保税交割流程,由于保税交割的灵活性使得存在保值需求的企业不仅可以大幅的简化和缩短了原先所需的环节和流程,同时也尽可能的规避了时间上的风险敞口。
再者,保税交割业务将会有效的扩大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辐射范围。只有当交易者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在遍布境内外的交割仓库中进行货物交割,才能使得价格充分体现各地的供求因素,而实行保税实物交割能够相对最大限度地实现交割货物自由配置的目标。这一试点,将有利于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到上海的期货市场中,将中国期货市场资源配置的范围向保税区范围扩展,这一创新举措也有利于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朱国华认为:我国是世界大宗商品(包括铜、铝等有色金属)的重要生产国和消费大国。但由于我国期货市场覆盖面集中在国内,即使交易量做得再大,还只是一个国内价格的形成中心,还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形成。在保税港区设置交割仓库,虽然是以人民币结算,但反映的价格就是国际价格,而缴纳了相应的税费出了保税港区,就形成了国内价格。这就使得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更加有机联动,从而强化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也有利于国内期货市场有效地融入全球交易体系和定价体系中去。
其次,为人民币逐步迈向国际结算货币提供市场试点。我国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尚不可自由兑换,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重要,人民币成为可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是迟早的事。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后,为规避美元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许多国家与我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我国也与俄罗斯等国签订了用各自货币进行贸易结算的协议。如果说这是人民币逐步向国际结算货币过渡的一种政府制度安排,那么,以人民币结算的保税交割则是一种民间的、市场的尝试。
小贴士:期货保税交割,是指以海关特殊区域或场所内处于保税监管状态的货物作为交割标的物的一种销售方式。起因是国内外期货市场的税制差异,即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都是不含税的净价 (不含关税和增值税),而我国商品期货都是以完税状态下的货物作为期货交易和交割的标的物,反映的是含税价格,导致我国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仍缺乏世界价格的主导作用。落脚点是利用综合保税区 “保税、免税、退税”的净价环境,实行净价交割,形成与国际市场具有可比较性的保税交割结算价。目的是与国际商品期货市场净价模式接轨,扩大国内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提高国内期货市场价格的世界影响力,争夺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净价”是期货保税交割功能的核心,只有综合保税区才具备与国际期货市场最为相似的净价环境。
专题: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