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股指期货箭在弦上 开户数突破4000私募频现
发布时间:2010-4-9 23:35:09
 
文章内容

随着股指期货上市日期的临近,市场各交易主体的参与热情开始迸发。自从股指期货上市日期宣布之后,开户数量在一周内增加了1000户,日均增量为100户以上。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截至4月6日,股指期货的开户数量达到了4300户左右,开户数量呈现明显的增加态势。

开户数增加明显

截至昨日,记者综合全国各地的开户信息来看,目前期指开户总数在4300户左右。由于上周一的开户数在3300户左右,因此可以推断,在股指期货上市时间宣布之后的一周内,全国的开户数量迅速增加了1000户。这也充分印证了上市日期的确定对于开户工作的推动效果。

据各地期货公司反映,目前全国平均每天的开户量在100户以上,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50户左右。据了解,目前开户数量最多的是上海某大型券商系公司,截至上周五已经开出了400多户。

各家期货公司客服人员的反应也比较积极。“最近开户数量的增加很明显,”东证期货客户服务中心经理那丽丽表示,从上周后半周起,开户数量就明星增多,每天都有5-6个开户量,相较开户初期的提升很显著。以前是老客户前来开户居多,而现在新客户的比例也在增加。不过目前法人客户尚不多。海通期货客服中心总经理杨坤沂表示,开户的结构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数量增加确实很明显,目前海通期货的开户数量已经达到了140户。

不过,外界一直寄予厚望的IB开户数量却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甚至略显“清淡”。有关人士透露,截至上周五,全国的IB开户数量在70户左右。相关券商IB营业部人士表示,目前IB工作整体比较平稳,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把关比较严格,虽然客户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对于不满足条件的客户,还是劝其先进行仿真交易。业内人士分析,IB的数量不大,不排除一些证券客户绕过券商直接到期货公司开户的原因。

私募积极参与

券商公募“热”眼旁观

除了开户数量猛增外,近期股指期货开户客户中也频现法人客户的身影,且主要以资产管理公司名义注册的非阳光私募为主。这其中,以从事套利交易为目的非阳光私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专业从事量化套利投资的上海某私募公司老总卢某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以一般法人身份开立了账户,并将视市场流动性情况而定开立多个个人账户,增加持仓规模。

“作为量化套利者,我们希望市场的流动性越大越好,在公募基金等机构暂时无法参与股指期货的背景下,我们的参与程度不会太大”。卢某说,“根据国外经验,如果机构全面参与进来,我们今后参与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数量可能超过10个亿。”

而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以有限合伙制身份开立股指期货账户的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王林表示,股指期货上市初期,他们的持仓规模将控制在100手之内。

“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对于套利交易有详尽的规定,我们会考虑申请更多的持仓额度。”王林说。

而对于信托平台上的阳光私募,由于银监会方面还没有出台相应政策,股指期货上市初期,仍不能用客户资金参与股指期货。但据记者从多家阳光私募了解到,近期他们已准备利用公司自有资金的形式,从事以投机为主要目的的股指期货交易,积累相关经验。待相关政策明朗后,再以正规渠道参与股指期货,以实现股票现货的套期保值。

此外,作为未来股指期货市场主力军的公募基金,虽然有关部门已出台相关指引文件,但具体的操作细则仍未公布,许多老基金需要修改相关条款,才能正式开户交易股指期货。据多家期货公司反应,公募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兴趣很高,但均表示要等待相关细则和规定明朗之后才能参与进来,目前市场上也暂无公募基金正式开户的消息。

另外,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相关指引文件即将出炉,自营和资产管理部门如何参与股指期货将有明确说法。市场人士分析,如果未来以股指期货为主要投资手段的资产管理业务一旦铺开,将会有上千亿增量资金杀入股指期货市场。(上海证券报 叶苗 张欢)


相关文章
  • ·为何市场对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反应冷淡?
  • ·股指期货箭在弦上 开户数突破4000私募频现
  • ·[图文]1520天的等待 股指期货四年筹划今朝化蝶
  • ·股指期货启动仪式今举行 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 ·股指期货“大池塘”将 抬高商品期货小池塘
  • ·股指期货起航 商品投资者“抢渡”
  • ·[图文]股指期货上市临近 权重股玩“假摔”?
  • ·[图文]股指期货即将推出 蓝筹行情何时再启?
  • ·五专家把脉股指期货投资:一慢二看三入市
  • ·平安期货:股指期货交易需注意交易技巧
  • ·快讯:股指期货将于4月16日正式上市
  • ·证监会批准股指期货上市 中金所定挂牌时间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