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资料图
中国证监会、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15日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了一系列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其中,中金所发布的《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操作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最受关注,并对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门槛作出详尽规定。
中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需“三有”:有一定资金,投资者申请开户时保证金账户可用资金余额不低于50万元;有一定股指期货知识,开户前须通过有关知识测试;有一定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或商品期货交易经历,具有至少10个交易日、20笔以上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成交记录,或者最近三年内具有10笔以上商品期货交易成交记录。
50万门槛充分考虑风险控制
“50万资金门槛充分考虑到风险控制,尤其借鉴了期货市场的实际经验。”中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货建仓资金往往只占投资者保证金规模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留下做“追保”使用。按照目前沪深300指数的点位计算,一张合约价值约为105万左右,买卖一手大约需要15万资金,如果加上两倍的“追保”准备,50万的资金门槛较为恰当。”
除了50万的最低资金门槛外,相关规定还对法人投资者的适当性标准,从财务状况、业务人员、内控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要求,并将集合监管部门对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特殊法人投资者的准入政策进行规定。其中,对法人财务状况的要求是净资产不低于100万元。
“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还须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应的知识测试。”中金所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相关规定,期货公司以及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的证券公司应当根据交易所统一编制的试卷对投资者进行测试。测试试卷及答案通过交易所系统统一下发至期货公司,得分在80分以上的投资者才能开设账户。对于未能通过测试的投资者,期货公司可以在继续培训后再组织其参加测试。
至于硬性指标中对交易经历的相关规定,中金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制度设计目的是希望投资者通过仿真交易经历熟悉股指期货的交易方式。期货市场的交易方式与股票市场有很大不同,如保证金交易、平仓制度、追加保证金制度,如果投资者不亲身体验就盲目进入,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如果没有进行股指期货仿真交易,3年内10笔商品期货交易经历也可以。之所以只要求10笔,主要考虑这些交易都是通过真金白银做的,投资者更能充分了解期货市场的风险。”中金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中金所从2006年9月正式推出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以来,共有85万投资者参与仿真交易。
除了上述三项硬性指标外,股指期货参与者不得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不存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交易所业务规则禁止或者限制从事股指期货交易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