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期货公司高达160多家 “好死不如赖活”?
发布时间:2009-12-30 18:56:21
 
文章内容

相比国内120多家的证券公司数量,国内期货市场尚在正常经营的期货公司仍高达160多家。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每年10月底前后公布的期货佣金商(FCM)统计数据也显示,其本土的FCM数也已由2007年的191家、2008年的174家逐渐减少至今年的161家。

160多家期货公司是否太多了?其实,即使在《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后,业内仍存在不同声音。而在本月初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甚至有部分期货公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期货行业的整合直言前景悲观。

永安期货总经理施建军称,国内的各大券商均是“并大而非做大的”,而国内期货公司要靠兼并做大不可能,一些股东背景特殊或有行业代表性、区域代表性的期货公司,注册资本不多,反正亏得起,宁可一年年亏损也要挺着。事实上,50多家券商进军期货业后,也未见期货市场的集中度提高,反而更分散了,前30名期货公司所占经纪业务的份额即有所下降。对比在产业链上利润分配较合理的国外期货业,其FCM可转化为不能直接吸收客户保证金但在经营上具有成本优势的IB(介绍经纪人),而目前国内期货业的组织形式限制了期货公司的这种转化。

更直言不讳的长城伟业期货总裁袁小文表示,兼并非期货业内主流问题,一些“好死不如赖活”的期货公司,虽长期亏损,但仍在抱着期货牌照值钱的期望生存下去。且她举例,即使在期货市场发达的浙江,也有几家期货公司其实并不以参与竞争而保存至今。

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则认为,期货公司间的并购要看企业是否有此内在需求,应由自下而上推动,这将有别于证券公司由上而下的并购。

而据CBN记者调查,尽管一些期货公司还将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好死不如赖活”着,国内期货公司总数下降至120家的较合理水平也并非短期可实现的目标,但确存在着如老牌期货公司五矿实达与其关联的五矿海勤明年合并从而谋求更高分类监管级别的可能。且有已获首次分类监管最高级别的A类期货公司负责人日前苦恼地告知CBN记者,该公司的控股股东有意通过并购实现优势互补,但就在对某期货公司进行了并购前的尽职调查后,后者所在地证监局从地方利益出发否决了该项并购。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试行)》已规定,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将作为期货公司申请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等事项的审慎性条件、确定新业务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依据和确定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不同缴纳比例的依据。而在上月26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期货公司设立营业部与分类评价结果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规定”中,又特别规定“期货公司申请在住所地证监局辖区内设立营业部的,最近一次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应当达到C类以上(含C类C级);期货公司申请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营业部的,最近一次的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应当达到B类以上(含B类B级)”。

上述政策难道真的不能打破某些期货公司长期以来“好死不如赖活”的梦想?

[责任编辑:divohuo]


相关文章
  • ·期货公司高达160多家 “好死不如赖活”?
  • ·期货公司并购热浪即将袭来
  • ·备战股指期货 券商系期货公司“粮草先行”
  • ·证监会:期货公司全国设点 评级应达B类以上
  • ·分类监管启动 期货公司面临优胜劣汰
  • ·164家期货公司分批统一开户 实名制得到落实
  • ·分类监管评审结果出炉 期货公司备战CTA提速
  • ·探路境外业务 期货公司创新业务蓄势待发
  • ·分类监管评审结果出炉 期货公司排名秘而不宣
  •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审结果落定 秘而不宣
  • ·期货公司分类严查“验证+邮寄合同”开户
  • ·[图文]期货公司分类评级排名敲定 待监管部门确认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