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中国优秀期货分析师去年平均涨薪23%
发布时间:2009-6-30 17:38:52
 
文章内容

    ●最佳期货分析师收入水平提高23%,高于行业利润增长率

    ●27%的最佳分析师选择了新的公司,1/3的最佳分析师获得职务升迁

    ●最佳期货分析师按照券商最佳分析师为标杆的合理定价应该为每年34万元

    评选最佳分析师是国际惯例,历来是选拔优秀人才和考良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国际上深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和各大研究机构的推崇,获得最佳分析师称号更为分析师个人收入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和踏上了职业的康庄大道。华尔街有《机构投资者》的I,I排名,中国证券市场有《新财富》的最佳分析师排行榜。目前主流的全国性评选有证券时报的全国最佳分析师评眩

    中国期货分析师俱乐部(简称“CFAC”)成立于2008年7月2日,目前拥有分析师52人,其中,37名为期货公司研究部门负责人或副职,有15名2008年证券时报最佳期货分析师(共16人),在业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面对飞速增长的期货业务以及客户对高质量专业研究的迫切需求,优秀分析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其能够迅速提升一个期货公司整体研究水平和品牌价值。

    本次最佳分析师调查标的为2008年证券时报第一届最佳分析师评选后对分析师薪酬和职位变化进行调研。本次评选最佳分析师有16人,实际接受调查的有15人。

    1、数据分析:逾六成待遇提高

    获奖前最佳分析师年度薪酬集中在15万元以下,占比80%,其中10万元以下和10-15万元皆占比40%。

    获奖后最佳分析师年度薪酬集中在10万到20万间,占比73%。其中,10-15万和15-20万分别占比30%和40%。分析师薪酬总体水平上升23.3%。

    数据分析显示最佳分析师现状集中在15到20万年薪之间,最低为75000元,最高达50万元,均值为17万/每年。

    整体薪水呈现上升趋势。考虑到2008年期货行业利润并没有在2007年基础上增长,所以最佳分析师薪酬领先于行业利润增长水平。

    其中2/3的分析师待遇得到了改变,不变的也高达1/3。综合考虑待遇改变的分析师远超过23%,而应该增加薪酬在70%左右。

    获得最佳分析师后选择跳槽的占27%,73%的分析师继续选择留守。对于获奖分析师公司提供升职机会的占比33%,还有更多分析师职位没有任何变化。

    2、价值重估:身价应为每年34万

    考虑到证券公司对分析师开出诱人的价格,例如《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中信证券开出120万年薪,联合证券直接加到150万。为留住人才,某大型券商针对旗下行业排名第一的分析师使出“绝招”———开出“3年1000万”的天价薪酬。相对于平均薪酬为17万年薪的期货分析师,真可谓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分析师是被低估了或者是高估了?必须要有合理的定价公式或者科学的估价系统。

    我们可以参考人均利润来为最佳期货分析师定价:1、2008年107家券商共盈利400亿,拥有24.8万从业人员;2、2008年193家期货公司,共盈利9亿,从业人员为2.28万人。所以最佳期货分析师价值应该是最佳证券分析师价值的X倍数——即X=(400/24.8)/(9/2.28),合理倍数约为4倍。所以合理定价为,最佳期货分析师年薪应是最佳证券分析师年薪的25%。按照中信证券和联合证券的综合平均数135万/年计算,最佳期货分析师身价应为33.75万/年。

    当然,考虑到证券行业出现了下滑的势头,而期货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的势头中,期货市场每年机会以翻倍的速度增长。所以应该给期货分析师一个溢价。

    按照从1993年到2008年的增长速度来看,每年增长率为20%。我们假定未来20年中国期货市场保持每年30%的增长速度(后续的期权、原油股指期货、货币利率等衍生品将会更加加大期货行业增长,而这时间按照美国经验至少持续20年),按照6%的借贷利率,也就是如果你和期货公司签订研究服务20年,总现值应该为601万元。如果公司把你买断20年可以现在把所有的钱一次性付给你601万元,也可以在20年平均支付总薪酬付给你1930万元,按照20年平均支付应该为96万/年。

    对估值的负面因素是现在最佳分析师的评选还没有达到《新财富》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而从2008年对比2007年虽然业绩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利润机会基本没变化,所以未来大量成本摊销影响未来的利润和潜在的现金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最佳期货分析师的需求下降并且价值将会被低估。

    3、前景展望:人才竞争将白热化

    高速发展的中国期货市场急需大量优秀人才,特别是随着大量新品种的陆续上市以及未来CTA和咨询资格等创新业务的推出,优秀分析师将会十分紧缺,并变得非常抢手,而其身价也会水涨船高。

    统计数据表明,最强的期货公司拥有最多的最佳分析师,强者恒强历来是市场经济的不二法门。而反面例子就是排名第二的期货公司,曾经拥有两名最佳分析师,但因人才流失导致该公司从2007年的全国前十名到2008年被挤出前十名,同样未能进入最佳分析师排行榜的前十大期货公司绝大部分于2008年跌出前十。不管从各个角度分析,从以上数据可以明确一点:分析师和最大营业额有高度相关性。

    人才争夺战已经开始,研究员的流动高于期货公司其他后台岗位一般水平,甚至出现了最佳分析师转向公司副总或者总经理助理,因为很多公司把研究部门当作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但是人才的稀缺也可见一斑,人才的选育用留一直是期货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随着市场快速增长,CTA和咨询牌照以及金融期货推出,竞争将会更加白热化,流动不可避免。目前,券商系的期货公司业务量每年都是以三、四倍甚至十几倍的速度成长,在原有的一穷二白的基础条件下对人才如饥似渴,所以我们要打一场人才保卫战就必须不得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中国期货行业大发展的形势下,优秀分析师的价值将会很快得到重新评估和认可,并最终得以合理的价值体现。(中国期货分析师俱乐部)


相关文章
  • ·中国优秀期货分析师去年平均涨薪23%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