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内商品市场滞涨严重。上周后半段外盘原油、金属及豆粕都以极强的走势出现,但上海燃料油、沪铜、大连豆粕对外盘的上涨毫无反应屡屡高开低走,尤其是上周五伦敦铜大涨200美元,国内略作高后便一路下行。反倒是国内股市的走势与商品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联动性。
根据笔者长期观察,商品市场与股市从长期来看并不具有稳定的相关性,股市涨跌主要受市场资金面松紧的影响,而商品价格涨跌更多的取决于自身的供求关系,但两者都受宏观经济增长前景的影响。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的供求因素,第二类是金融货币因素。这两类因素在商品市场上轮流起着支配性作用,金融因素主导的行情中,市场会忽略供求因素,如近阶段商品市场的上涨行情;相反供求因素主导的行情中市场会忽略金融性因素,如2007年沪锌由牛市转向熊市的转势性下跌行情。只有在金融性因素主导的行情之中,商品市场才会和股市出现较为紧密的联动。
今年上半年商品市场的整体性上涨,是典型的金融性因素主导的上涨行情,这从商品与股市强烈的联动关系可以得到印证。尽管大宗商品市场从金融危机之后的最底部已经上涨了50%左右,有些品种已经涨了近100%,远远大于股市上涨的幅度,但供求关系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产能过剩问题大量存在。资金流入和收储行为是推高商品价格的主要原因,所以这轮上涨行情的结束也会是因为金融因素而结束,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本周一商品市场的走势有两个特点,一是商品市场整体继续跟随股市波动;二是商品市场上没有品种间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走势领涨或领跌品种,最早走弱的PTA、棉花在上周五和本周一反而逆市上涨,而前期较强的沪铜昨日跌幅最大。这种强弱互换的现象说明目前商品市场的波动与前期没有本质的区别,仍然是震荡行情。
这次商品市场上涨行情要结束很可能会与股市同步结束,但由于商品上涨幅度已经远远大于股市,在之后的行情中商品市场走势预计将会弱于股市。(宏源期货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