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中国抗通胀的底牌
发布时间:2009-6-10 15:52:51
 
文章内容

    当盖特纳6月1日在北京表示“将保证中国金融资产安全”的时候,中国国家发改委宣布受制于国际油价的高涨,提高燃料油价格。这两个听上去似乎毫无关联的事件,其实隐含了一种溯因。

    它们的背后,都来自于对财富消失的担忧。而将一张百元大钞化为乌有的最神奇力量,便是货币无序扩张带来的通货膨胀。而现在,不仅美国正在做这样的事情,全球政府似乎都身在其中,无法自拔。

    今日焦点2009年6月6日解密中铝力拓案最后30天力拓已与亚洲多家钢厂达成铁矿石降价33%的协议,此次中铝退出,两拓结盟,将为谈判带来更大变数。阿里巴巴解放8大“豪华股东”基金经理的财产该谁管理?新瓶旧酒:ST南方重组玄机股市升浪不断“边缘”债基规模日渐缩水环保产业藏匿数万亿投资市场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引发的通胀担忧,侵扰了我们的生活。通胀是否真的会来临?如果来临,中国能否抗得住这新一轮的通胀冲击?本报记者就此对话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

    美国在吹泡泡

    《21世纪》:最近的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迅猛,背后原因是什么?真实的需求市场恢复因素有多大?

    刘煜辉:5月份当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从大约50美元/桶,一路涨到68美元/桶,涨幅达30%。这个上涨,仅凭实体经济的复苏,不足以提供解释。现在,尽管全球经济正进入复苏的通道,但需求仍在收缩。

    但是,有一些复苏的表象,要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上去找原因。比如,尽管全球贸易量在下降,但BDI却反弹的很厉害,在实体经济没有起色的情况下,为什么对基础原料等大宗商品形成了这么强烈的需求。

    这种现象,就是来源于美联储等“债务货币化”的尝试。为了救经济,美国、欧盟、日本采取了债务货币化,即美国等国家通过直接大量买公债,来刺激通胀,如此化解政府和企业的债务。他们希望,通过使流动中的货币增加,让信用扩散,最终使得通缩的因素开始消散、通胀预期提前到来。

    这种通胀的预期使得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在预期下,通胀有一个自我实现的功能。大宗商品、基础原料,不仅具有工业品属性,而且具有越来越强的投资品金融属性。大宗商品的价格,往往不是由供求双方来决定,而是由交易主体,即金融资本、对冲基金、影子银行体系等来决定。这些交易主体在通胀预期的推动下,推高了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

    《21世纪》:这是又一轮典型的输入性通胀吗?根源是什么?

    刘煜辉:可以说,目前的通胀预期有很大一部分输入性通胀的因素。

    这次的危机的主因就是过度负债,一旦资产泡沫破灭,就会形成债务紧缩性的危机,包括政府、家庭、企业、金融部门,变成资不抵债了,价格下跌后导致资产负债表恶化。

    所以,解救方法是把资产负债给降下来。在中央银行制度确立以后,最快捷易行的解决方式就是放水冲沙,即通过中央银行印钞票,把资产价格搞起来,这样资产负债表马上就变得好看了。

    由于美国有美金霸权和全球化因素,这个印钞票的结果不是由美国国内来承担,而是可以由全球所有持有美金的人来承担印钞票带来的通胀效应。

    当然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它最希望看到的是,把资产弄起来以后,就是把股市和楼市救起来以后,但希望油价和商品的价格不要起来,所以最好的状态是吹起资产泡沫,但通货膨胀不要起来。比如2001年格林斯潘救新经济也是这样做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货币不可能只进入资产而不进入商品,况且在商品高度金融化以后,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被进入了金融品的序列。这样,就会加剧在全球、当然也会在美国推升通货膨胀。

    通胀的终结:美国找到新的经济发动机或者中国极强的抗通胀能力

    《21世纪》:如果通胀通道一旦成型的话,这个过程将持续多久?

    刘煜辉:这个过程的长短,将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相关文章
  • ·中国抗通胀的底牌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