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增产预期强烈菜油后市看收储
发布时间:2009-4-24 14:37:35
 
文章内容

    为了解新季油菜的种植、生产及市场情况,4月12日至18日,郑商所组织会员单位赴我国油菜主产区湖北、湖南进行实地调研。在经过对种植者、油菜田以及现货企业的深入询问和考察后,今年油菜籽的丰收已经成为本次考察的共识,但绝大多数市场人士仍然表示增产并非决定菜籽油后市的唯一关键因素。

    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时指出,今年国家要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在主产区对油菜籽按略高于市场价格实行国家临时收储。

    在此背景下,昨日郑商所菜籽油期货演绎出的一波逆市上升行情恰恰印证了市场人士的一些判断。

    菜油后市或将演绎“先跌后涨”

    永安期货夏天

    观点:国家收储托市政策是影响后期行情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了进口菜籽的数量和菜油价格的涨跌区间。基于国家今年继续采取收储托市政策的假定,今年菜籽油的行情整体上将呈现“先跌后涨”的趋势。此外,菜籽以及菜油的价格还要看大豆行情的变化。

    国内外产量继续提升

    就产量而言,今年我国新作菜籽由于单产稳定且种植面积有所提高,产量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的数据显示,菜籽全国种植面积上升了7.7%,今年全国菜籽产量高达1300万吨,增幅10.2%。据中国油菜籽网的信息透露,今年湖北菜籽每亩单产稳定在150公斤至160公斤的水平上,这比去年提高了10%,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1850万亩左右的水平,增幅达到12%。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新作菜籽由于在国家不断加大补贴投入,特别是国储托市政策的影响下,继续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今年即将上市的1200万吨新作菜籽,结合上一作物年度转入的期初库存150万吨和今年初步估计的200万吨进口菜籽,这样折合菜油估计在600万吨以上,这还没有考虑各级储备目前库存的菜油。所以从产量的角度看,近期菜油大涨有较大难度。

    在国家出台收储托市政策的前提下,今年进口菜籽的问题也不可回避。就全球菜籽的供需情况看:2008/2009年度全球油菜籽丰收,总产量达到5683万吨,同比增加840万吨,创下了历史产量的最高纪录。作为我国最大的油菜籽贸易国,加拿大2008/2009年度菜籽产量达到1260万吨,同比增加307万吨,增幅达到32%,连续第2年刷新历史产量纪录。2008/2009年度菜籽产量的大幅提高使该国国内供需矛盾突出,需要大量出口才能化解菜籽产量增加所带来的供给压力。2009/2010年度,加拿大菜籽播种面积继续增加,供应商出口菜籽的动力仍然很强。加拿大农业部预计,今年春播菜籽种植面积将达到1723.5万英亩,同比增加107.6万英亩,增幅10.6%。在播种面积大幅增加的影响下,菜籽产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的可能性很大。

    收储因素蕴含多方变量

    对于国产菜籽及菜油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是国储收储政策问题。作为新作油籽油料,菜籽是否收储以及收储的方式方法都会给新作大豆一个重要的借鉴和指引。可以说菜籽的收储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今年国内外油籽油料的价格发展方向,因此格外引人瞩目。

    通过本次考察笔者发现,目前湖北湖南两地较大的菜籽企业,基本对国储收储托市政策的出台不抱怀疑。笔者在考察中了解到,大多企业预计国家以2元/斤左右的标准进行托市是比较合理的。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尽管企业不断的表示农民都看涨今年新菜籽上市的开秤价格,但笔者在跟湖北农民调研的过程中了解的情况是,农民认为1.8元/斤的菜籽就可以接受,因为农民都是盯着菜油价格算菜籽开秤价格的。这样在假定今年国家继续收储托市的情况下,结合前面产量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今年新作菜籽上市很可能要出现一个低开高走的局面,当然国家托市政策固然重要,如果全球油籽,特别是大豆在5月出现季节性上涨,这也将有利于菜籽价格的走强。

    就笔者考察的情况来看,目前湖北湖南地区也不乏进口菜籽的身影,特别是一些大型的菜籽压榨企业,进口菜籽加工成为了一个利润十足的产业。以近期加拿大菜籽3600元/吨左右的进口完税成本计算,折合成菜籽油估计在6700元/吨至6800元/吨左右,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不仅是东部的南通、张家港等港口在大量进口菜籽并进行压榨加工,连湖北湖南这些国内菜籽的主产区也大量加工生产的原因了。在新的菜籽上市之后,如果国家收储托市继续进行,有业内专家表示,保守估算2009年也会有超过200万吨甚至更多的进口菜籽涌入国内市场,这对国内菜籽油价格的后期走势将起到较大影响。

    就开秤价格而言,目前农民的看法如前面所述,普遍没有较高的预期,一般1.6元/斤至1.8元/斤的价格是他们的心理价位。笔者从四川、湖南以及安徽等地了解到的情况也基本在这个价格区间左右。对于这个价格,油厂也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观点。按照油厂的说法,计算的方式就是进口菜籽的完税成本减去一个含油含水杂的折扣。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农发行资金链压力变大等因素影响,今年油厂收购菜籽态度会更加趋向谨慎。如果农民惜售,则预计今年的菜籽收购期会大大延长,这也为笔者前面提到的菜籽价格先跌后涨的观点提供支撑。

    就目前湖北湖南两省的菜籽与菜油库存情况来看,整体上还是比较大的,预计湖北的社会库存大约为去年产量的10%至15%左右,湖南可能要略少一些。国产的菜籽都已经被国储收走了,市场流通的进口菜籽压榨的菜油由于受到物流的影响,供应也不是非常的充裕,所以目前的局面是菜油库存大,商业流通少。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储库容非常紧张,尽管在不断的扩容,但是新菜籽上市前国储菜油是否会采劝先放后收”的策略,这对菜油行情走势较为关键。

    在假设收储的前提下,收储的价格、数量、时间以及方式都可能是今年菜籽乃至油籽油料市场最重要的核心变量。笔者认为,如果是为了保证菜籽增产增收,那么收储价格达到湖北小麦的一倍以上即可,目前湖北小麦价格在8.4元/斤左右。此外,收储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进口菜籽的数量,收储时间是提前还是推后,在方式上是照搬去年还是随行就市等问题都值得考虑。

    产业前景值得深思

    就中国菜籽与菜油产业的发展而言,受到国家托市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未来国产菜籽增产增收基本可以得到保证,短期来看,这也解决了国内库存压力大,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产菜籽产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中长期来看,国内菜籽(油籽油料)对外依存度加大,使得油籽压榨企业对国产菜籽丧失兴趣,这将不利于中国国产菜籽菜油产业的做大做强。菜籽压榨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大小今年还要看国家收储托市的力度。就市场而言,低价进口菜籽的冲击将使国内油脂价格上涨有限,甚至丧失对菜籽的定价权,菜籽加工企业的经营难度加剧以及国储高成本菜油顺价销售难度提高。

    其次,国内菜油企业的整合将逐步加快。小型菜油企业由于不善于期现结合的先进经营模式,不能够做到国内外两个油籽市场看行情,面临着巨大的经营风险;大型跨国粮商不仅成为了进口菜籽的主要供货商,也在国产菜籽主产地区利用自己先进的经营方式不断做大做强。

    最后,从菜油的消费需求角度看,尽管笔者在调研中菜油的加工企业以及经销商均表示目前菜油消费在下滑,但从我国菜籽油国内消费量的历年数据来看,其消费的绝对数量还是逐年不断提高的,笔者认为现货企业所说的需求下滑更多的是基于比价关系相对于大豆色拉油以及棕榈油而言的需求量相对下滑。

    三因素决定价格走势

    大有期货刘彤

    一、短期的天气因素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4月份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全国菜籽播种面积10500万亩,增幅7.7%。湖北省油菜播种面积1850万亩(湖北省农业厅数据),较上年增加12%左右;湖南省油菜播种面积1650万亩,较上年增加150多万亩(湖南省农业厅数据)。所以预计今年全国菜籽产量也高达1300万吨,增幅10.2%。按今年湖北菜籽单产稳定在150公斤至160公斤每亩的水平上,这比去年提高了10%,全国产量折合成菜籽油大约在475万吨。笔者在考察中发现,菜籽角果结荚颗粒发育饱满的菜田比比皆是,所以对其增产不因怀疑。

    2009年油菜籽的最早上市期应迟于2007年的5月9日,但早于2008年的5月19日,目前市场认为可能会在5月15日左右上市。批量上市期应迟于2007年的5月19日,但早于2008年的5月底,目前认为可能会出现在5月24日左右。目前距离菜籽上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只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菜籽主产区没有大的灾害性天气发生,菜籽达到预定的产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天气因素的影响时间大约在45天左右,这是一个相对较短的影响因素。

    二、中期的收储因素

    2008年国家出台了菜籽油收储政策,分两批收购150万吨菜籽油,价格为2.2元/斤。国家收储政策实施后,改变了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菜籽油下跌幅度一度超过60%的局面,保护了农民利益,使国内油脂市场逐渐企稳。目前又到了临近菜籽收购的时间,国家的政策动向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对于是否收储,油厂的看法比较一致。收储比直补使菜农受益更多一些,目前的时间紧迫,直补政策一直没有消息,这说明收储比直补更具有操作性。后期出台收储政策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从收储数量上来看,2008年国家两批收储共150万吨,去年收储的油还在储罐中,国储油库仓容不足的情况已经凸显。由于今年新建了一些油库,笔者认为如果今年菜籽油价格低于9500元/吨(去年收储2.2元/斤菜籽时的对应油价)国储收购量将大于去年150万吨的量。

    对于收储价格的问题,预期较低的农民认为根据目前菜籽油价格推算,1.7元/斤左右就可以接受;预期较高的菜农则还想重复去年的价位。企业认可价格高位在2元/斤左右,低位在进口菜籽3600元/吨这一价位上低0.2元/斤。因此预计油厂收购时间可能会有所延长。

    综合分析,国家收储政策将在2个月到4月的时间内影响菜籽油价格走势,这一变动影响因素为中期影响因素。

    三、长期的消费因素

    笔者在考察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较大的油厂都称自己没货但油罐中却还有一定存油,油厂方面对此的解释为代国储收购加工,这些油是不能动的。代国储收购的籽量占到了这些油厂上季菜籽收购总量的20%以上。如果今年情况依旧,则市场上可以供应流通消费的国产油将会大幅减少,而价位相对较低的进口菜籽就有占领国内市场更大份额的可能。加拿大作为我国最大的油菜籽贸易国,2008/2009年度菜籽产量达到1260万吨,同比增加307万吨,增幅达到32%,2009/2010年度加拿大菜籽播种面积继续增加,供应商出口菜籽的动力仍然很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港口,进口菜籽已经利用价格优势占领国内份额。近期加拿大菜籽3600元/吨左右的进口完税成本折合菜籽油的价格估计在6700元/吨至6800元/吨左右,比国内价格低了400元/吨左右。

    菜籽油的消费在油脂中属于区域性油脂,菜油消费的绝对数量每年都在不断提高,但在国内油脂消费份额中依然比不上豆油与棕榈油。作为油籽油料市场行情的跟随者,菜籽以及菜油的价格关键还要看豆油、棕榈油的价格变化,即使在某一段时间内菜籽油价格不同于豆油和棕榈油的变化趋势,但是由于油脂油料的定价权不在国内,油脂油料的基本面因素影响注定了其将追随主流油脂变化。此外,菜籽油消费的季节性注定了其大致运行节奏不会脱离主流油脂,无法走出独立的单边行情。

    菜籽油的消费决定的是菜籽油价格较长时间的变动趋势,影响时间大约在半年到9个月内,可以界定为影响的长期因素。

    六关键词映射菜籽油市场

    瑞达期货陈颖

    笔者经过在菜籽主产省湖北、湖南为期一周的考察,将整个考察结果,归纳为以下六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菜籽产量

    本次考察印证了之前的市场观点,国内菜籽产量确有大幅增长,根据中粮祥瑞预计,2009年国内菜籽产量增幅达到20%,而行业普遍观点也达到15%,这些数据都远高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报告所预期的10.20%的增幅。

    从笔者对油菜田地的考察,多数油菜已进入结荚的关键生长期,未来半个月时间内如无极端天气,大幅增产已是定局。

    关键词二:库存

    通过对油厂的走访,笔者发现,目前除少数油厂仍在代加工国家收储菜籽外,其余已基本经停止了菜油的生产(包括进口菜籽的加工),转而生产棉油、豆油等。

    由于国家的收储,部分2008年度国产菜籽是以国储油的形式存放于仓库;而目前湖南、湖北地区油厂商业库存很少,除部分周转必须以外,没有菜籽和菜油的库存。通过与油厂的交流,笔者认为当地农民和贸易商手中库存也已不多。

    关键词三:消费

    根据笔者的了解,在湖南地区,菜油的市场份额被豆油大大挤占(菜油仅占10%,豆油占80%),油厂市场重心也倾向于生产如茶籽油、米糠油等附加值较高的高端产品。这一情况在湖北市场也有所体现。

    整体来看,纯菜油的消费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多是与棉油、棕榈油等进行掺兑的调和油,价格因素对于消费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四:其他油脂油料

    不论国内国外,2009年度菜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了大面积的增长,但是其他油籽在今年的产量情况并不乐观。

    据笔者了解,2009年度,国内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将下降,这与之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所发布的月度报告一致;棉花种植面积的下降,导致了棉籽产量的减少。同时,笔者认为美国3月种植意向报告所公布的增加面积所带来的产量,并不足以弥补前期南美因干旱导致的1100多万吨减产。

    关键词五:市场预期

    通过对当地一些农民的走访,笔者发现,今年农民对于价格的预期并没有之前市场所预计的那么高,部分农民表示,年内菜籽高不过1.8元/斤(3600元/吨,折油价格约为7700-8000元/吨);油厂也是看淡心态,认为收购价格1.5-1.7元左右比较合理。可以说,开秤价将低开成为共识,但对于未来如何,市场心态依然迷茫。

    由于2008年风云突变的市场行情,以及油厂在扩张之后面临的资金问题,市场表现极其谨慎,普遍观点是2009年菜籽的收购期将推迟和延长。目前,油厂和农民都在等待国家的收储政策作为指导方向。

    关键词六:国家政策

    收储的时间、方式、价格和数量是市场一直在关注的问题。去年国家收储菜籽政策出台的时间正是农民冬播菜籽之际,这就等同于国家对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种承诺。从笔者对仓库的走访来看,不排除未来商业库容转化为临时储备的可能性,那么所以实行收储应该不是问题。

    菜油行业期待收储政策扶持

    中辉期货贾晖

    笔者经过对走访中粮祥瑞油厂、宏凯油厂、永康油厂、金健米业油厂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压榨企业,对当地油脂企业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金健米业德山油厂属于国家收储代理油厂,去年代收菜籽2万吨,油罐容达3万吨。河口地区的另一油厂主要进行油菜籽和棉籽的粗加工,日加工能力达500吨,而德山地区油厂负责油精炼工艺,日加工菜籽200吨、米糠100吨、对于目前菜籽油行情的疲弱,该公司未来将会进一步加大米糠油的加工和提取,但目前菜籽油仍占绝对比重的70%,米糠油仅占10%。目前该企业菜籽油库容基本空闲,去年菜籽消化基本完毕。笔者考察之时,该油厂正在精炼一批进口菜籽油。

    中粮祥瑞粮油工业(荆门)有限公司是国内菜油行业的龙头,总投资达2.5亿元,油菜籽日加工能力在800吨,日精炼能力为400吨。2008年实现销售额4亿多元,实现了近3000万元的利润。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公司能够取得不菲的业绩主要得益于在期货市场成功运用了套期保值手段。这位负责人说,2008年国内菜籽加工行业重蹈2004年大豆加工行业覆辙,但由于对市场判断准确,这一年也是该企业套期保值做得最好的一年。

    宏凯和永康两家油厂是荆州两家规模较大的油厂,其中宏凯油厂以代加工以及小包装油销售为主,菜籽日加工能力为500吨;永康油厂油储备达24000吨,原料仓库总计为5万吨,菜籽日加工能力800吨。这两家油厂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去年的剧烈波动行情,他们采取了多元化的销售策略,没有在高位大量囤油待市,而是视市场变化高位出货,盘活了企业资金。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也进行了部分套期保值业务,加之其在代理国储收购加工中的稳定收益,因此整体经营并未出现亏损的局面。

    经过对当地油厂以及农民的考察,笔者认为,在经过去年菜籽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的洗礼后,今年菜籽生产贸易企业对于市场态度和收购策略等表现得更加谨慎,更多将希望投向国家收储政策的出台。那么在国家收储政策推出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市场的情况分析,笔者认为不同的企业将有不同的表现,大致有以下几类:

    1.对于小型油厂,也就是没有国储政策和进口菜籽能力的油厂可能会表现出快进快出保有资金的做法。

    2.对于有国储收购的代理加工油厂,将可能更多的向代储备代加工盈利方面靠拢。

    3.对于有进口菜籽能力和国储收购能力的企业,更多的将会考虑国内外菜籽的比价关系来进行相应的措施,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如果国家继续托市收储保证了农民的利益,那么国内外菜籽比价过大,将会造成进口菜籽的价格优势扩大。如果企业大量进口国外菜籽,那么又会严重打击国内菜籽油市场的发展。

    因此从整个市场来看,菜籽未来长期的价格走势并不乐观,将会面临更多的考验,借此也寄希望于国内油厂能够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外资试图控制我国大豆市场的历史重演。通过拓宽经营思路,灵活有效的利用期货等金融市场工具获得更多成长空间,为国内油脂行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关文章
  • ·增产预期强烈菜油后市看收储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