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09年4月13日10:43
[世华财讯]上周期铜价格大幅走高,市场人士认为,近期中国进口量大幅增长,使市场乐观地预期中国的消费需求已经启动,或许能支撑起全球铜市。
综合媒体4月13日报道,4月9日这天,沪铜再次高开,空头们再没能像前一天那样把主力合约0907的上扬曲线压制祝当日铜价仅在午盘接近尾声时略有向下,但下午开盘之后便再次昂扬直上,当天上涨3.63%,收于36,800元/吨。当天沪铜的总持仓达到463,756手,沪铝总持仓达到359,930手,双双创出新高。
在4月10日,沪铜以37,720元/吨的价格高开,随后迅速涨停。
就在3月31日的时候,期货圈里还对沪铜是否能过35,000元/吨一线争论不休。到了4月3日,沪铜已经上涨至33,990元/吨。清明节后沪铜更是借外盘暴涨之机凶猛上攻。4月9日的收盘价较4月3日上涨了8.27%,较3月31日更是上涨了10.5%。
空头们已不敢贸然进攻,现货市场的上升让他们没有底气:4月9日,广东地区的1#电解铜现货价格已达39,800元/吨,比前一天足足上涨800元/吨,比0907合约的价格高了整整3,000元/吨。
沪铜这一波大涨其实早有征兆,早在3月中下旬现货铜的价格就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3月16日,广东的铜价均为30,700元/吨,3月23日已上涨至34,600元/吨。
国际期货金属事业部经理林煜辉表示,下游的需求在慢慢恢复,据悉很多电子类企业的订单突然多了起来,而他们之前的库存本来就不多。这些企业之前在铜价下跌的趋势下一直不愿出手,直到铜价开始上涨,因为担心现货紧张价格被炒高,于是最近纷纷出手去购买铜。
数据显示,而到了4月9日,广东市场的现货铜已上涨至39,800元/吨。较3月16日已上涨接近30%。
林煜辉分析道,现货价格上涨,加上海外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和此前的收储,这几个因素都是期货价格上涨的原因,不过现货的拉动作用最大。
与此同时,对“中国因素”的期待正在海外市场上流行。市场人士认为中国企业和政府扩充库存是2009年第一季铜价大涨31.6%的首要动力,进口套利窗口依然大开,因此将有更多铜流入中国。
南华期货研究所所长朱斌认为,近期中国进口量的大幅增长,使市场乐观地预期中国的消费需求已经启动,或许能支撑起全球铜市。这种预期较为普遍是铜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伦敦交易所的库存数据也使乐观的人更为乐观,一段时间以来,LME铜仓单不仅停止此前不断攀升的趋势,还注销59,825吨,注销仓单占库存比重为11.87%。
事实上,即便是国内的需求并未明显好转,国内外铜价的巨大价差也使套利者有不菲的收益。
数据显示,按照当下汇率计算,进口国外现货铜的成本要比国内的现货铜价低至少3,000元/吨。随着月份的递延价差逐渐缩小,到0908合约,价差几乎为零。然而从目前情况看,这种价差并没有造成沪铜的价格下跌,反倒带动了伦铜的上涨。
不过,市场对需求是否真正回升依旧不确定。市场人士认为,很多怀疑论者将质疑中国打算利用这些金属干什么,尤其是企业增储似乎是因为预期需求将升温,而非实际订单增多。
国内外铜价的倒挂,使得进口有利可图,从而导致进口量大幅增加。然而这些进口以及国内的产量部分成为了隐性库存还有部分进入了交易所库存,而没有进入消费环节,这从下游产品产量状况以及交易所库存大幅增加的情况中都可以反映出来。
朱斌认为,以产量加净进口量为准的显性消费量并不能准确地反映铜市场的真实消费状况。
林煜辉也认为,“买涨不买跌”的心理驱动下,生产商集中购铜,补充库存之后,很可能会导致此后的现货价格下降。
何况,目前沪铜的远月价格也不断攀升,尤其是经过4月10日的大幅上涨后,上行的压力越来越大。
(柏青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