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魏曙光
本报讯针对国内大型企业近期频频曝出境外衍生品交易发生巨额亏损情况,全国人大代表、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日前表示,对衍生品市场认识不足是企业发生巨亏的重要原因。
刘兴强认为,由于企业对期货市场认识存在障碍,一些企业主管部门或高层管理者、包括社会相关方面,对企业套期保值交易不是将期现盈亏合并计算后,从是否实现最初锁定成本或利润的目标来评价效果,而是单单看期货交易部分是否盈利,这一认识上的偏差极大地制约了企业参与国内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的积极性,不敢放手充分利用国内期货市场抵御市场风险。
刘兴强提出,有关部门要正确认识衍生品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引导企业积极运用衍生品市场这一现代市场手段分散转移风险,而不是利用衍生品市场的高效便利性从中投机谋利;另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地分类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企业输送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市场经营专业人才,提高企业衍生品市场参与策略水平,保障“套期保值”交易效果,推动企业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