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游石
本报讯备受市场关注的2009年国储糖收购工作终于落下帷幕,80万吨储备糖到库。受此影响,昨日白糖价格也顺势下跌1.39%。不过,分析人士表示,国储收购的题材炒作暂告一段落,但白糖市场上的多空争夺却远远没有结束。
昨日,第二批30万吨收储如期进行,这是继1月9日第一批50万吨国产糖收储之后的收尾工作。如市场预期,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30万吨白糖全部成交,最高价3570元/吨,最低价3300元/吨,均价为3398元/吨,涉及成交金额10.2亿元。
而密切关注收储动向的期货市场多空主力,昨日再度展开激战,郑州白糖期货全日成交近250万手,交易量创2009年以来的新高,主力合约SR0909下跌了50元至每吨3560元,与收储价基本持平,跌幅1.39%。持仓量减少近2.3万手,至59.2万手。
盘后数据显示,中辉期货、上海通联、长城伟业为昨日市场成交活跃席位,其中仅中辉期货一家成交量就达到20万手,占市场的近1成。多头阵营主力为珠江期货、东莞华联和中粮期货,合计净多持仓约5万手,并且珠江期货在昨日继续增持5600余手后,多单已收集超过3.3万张,市场怀疑其背后资金为广东本地大户。与之对应的空头阵营构成则为摩根大通、鲁证期货和北京中期等分散席位,净空头持仓量普遍在5000手上下。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单纯从昨日收储结束后,期货市场放量、减仓、价跌的表现情况来看,市场已显现顶部特征。然而,细分持仓结构其却可以发现,多头主力的态度实际十分坚决。以此结合考虑,当前白糖主力合约为远期9月份,而非近期5月,主力强行逼仓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估计市场多头仍寄希望于新的政策题材,要不就是长期看好糖价。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储收储结束的前两天即2月16日,广西颁布了40万吨的地方收储政策,决定以3300元/吨的价格收储40万吨,收储时间为2009年2月16日至3月31日,存储期限定为1年,由广西力和糖业储备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食糖收储方式为现货收储。市场普遍认为,这或将增加多头的砝码。
此外,我国近期出现的北方大面积干旱,也引发了市场对白糖减产的预期,因为广西主产区在年初遭遇霜冻天气后,同样也遭受了一段时间的干旱和无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