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利好预期影响,昨日国内期市整体上扬,其中受资金格外关注的沪胶期货强势涨停。分析人士表示,胶价大幅下跌过后,本身存在技术性反弹的需求,任何利多题材有可能构成其触发契机,不过从中长期基本面来看,市场仍不容乐观。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0%,涨幅连续第三个月回落,创31个月新低,加大了通缩风险。昨日中央经济会议结束,市场预期国家将进一步出台刺激经济政策措施,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强劲上涨。
昨日,期货市场也是整体上扬,其中尤以借美国政府救助汽车行业题材炒作的天然橡胶涨势最甚。昨日,沪胶主力合约Ru0903昨日上涨360元至4%涨停位置,近期合约Ru0901涨345元,收复10000点整数关口。而外盘东京胶则更暴涨6.84%,攀升至110.1日元。
不过橡胶市场短期炒作行为,并不影响分析师的中长期看空观点。易贸资讯分析师表示,橡胶制品类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行业,出口占据其国内产量的大部分比重,但在全球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升温必然使国内橡胶制品业遭受重创。
分析师介绍,中国轮胎业已经先后遭到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埃及、阿根廷、土耳其、南非、墨西哥、印度、美国等10个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去年美国对我国非公路工程轮胎发起了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今年8月正式裁定中方输美涉案产品对美国内产业构成实质损害。最新一起是今年6月5日,巴西对自中国出口的机动小客车用橡胶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
同时,传统的反倾销,也向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壁垒、制造舆论压力等新型贸易壁垒过渡。今年5月12日,美国富莱克斯公司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申请,指控1家中国企业出口至美国的橡胶防老化剂侵犯其2项专利,涉案产品包括轮胎。
目前,国内橡胶制品业已陷入出口和内销市场双重受困的尴尬境地。据橡胶协会轮胎分会统计,其会员统计单位10月份轮胎库存同比上升54.1%,有的企业库存甚至上升60%~70%以上。销售迟缓和库存高压迫使工厂全面减产,目前包括轮胎、鞋类、乳胶制品、胶管胶带、汽车配件的各类橡胶制品企业整体开工率已降至5成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