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期货行情期货市场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农产品全线滑落内外盘严重倒挂成最大威胁
发布时间:2008-11-17 17:53:12
 
文章内容

    “护盘”失灵:农产品(000061,股吧)全线滑落最大威胁:内外盘严重倒挂

    国际商品全线暴跌,原油也已经正式跨入“5”时代。

    国内市场上,依然具有想象空间的只剩下了农产品:大豆(资讯,行情)、棉花(资讯,行情)的国储收购价已经出台,国家稳定农产品价格的色彩十分浓厚,而白糖(资讯,行情)也被糖协“制定”了保底价。不过,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托市”的效果并没有被资金所完全认可,这几大被保护品种的期价依然疲软。

    农产品的利空因素有二,基本面上需求下滑的威胁是根本,而内外盘的价格倒挂则是压制农产品价格的最直接因素。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高出国外市场,在没有定价权的国内期货市场上,相对高价的农产品能不能稳住阵脚着实令人忧虑。

    推荐阅读汇金增持三大行近百亿平准基金问世可能性降低胡锦涛提金融体系4改革中国刺激经济方案应能扩至10万亿财政部正研究提高个税起征点太子奶资金紧张结束浮夸泡沫G20峰会观察:中方阵容庞大[策划]和讯巨献改革30年大型报道免除学杂费孔子学院学术腐败

    受此影响,最近一周以来,农产品期货全线回落。

    难言反转

    近来,政策“托市”的举动屡屡出现。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公布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将按1.85元/斤挂牌收购150万吨中央储备大豆。按此计算,大豆的收储价为3700元/吨。与此同时,国家确定以12600元/吨收储棉花,并且在22万吨的基础上追加100万吨,收购量占总产量的约1/7。

    而对于白糖来说,广西糖协“3100元以下不卖糖”的呼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市场也普遍预期3100元正是白糖的“保底价”。

    受此影响,这一个月以来,大豆近月主力0901已由10月17日的3283元/吨上涨至11月13日收盘价3610元,上涨了约10%。而棉花的主力合约0901价格却一路由10月17日的12350元/吨下跌至11月13日的10640元/吨。白糖的各张合约也出现了大面积上涨。

    不过,“托市”的利好可以维持多久,分析师们一致认为有待观察。

    最近一个月以来,东北的现货大豆也在上涨。3720元的油厂报价远远高于之前市场普遍认为的3300元/吨的成本价。“收储价格确定之后,农民惜售心理较重。”中信建投分析师李刚海认为这种情况无法持续。即便短期内大豆价格受到收储的影响被抬高,然而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的供求关系,“我依旧看空。”

    11月12日,中国主要粮油作物产量11月份预估报告出炉,大豆产量预估为1650万吨,比去年增长29.66%。“国内许多油厂压榨亏损,开工率较低、食品豆方面也需求极少。”李刚海说。

    而对棉花来说,收储的“利好”却从来没有落实过。“收储的标准过于苛刻,这几天几乎是越收越跌,现货价格每天都要下跌100元左右。”中信建投棉花分析师喻小梅感慨。她介绍,国家收储的标准是大包棉,而目前市场则主要流通小包棉。目前的收储政策“获利的只是大包棉生产商”。

    银河期货分析师熊梓敬则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目前找不出任何价格反转的理由:广西一部分糖厂认为新榨季会大幅度减产,产量在850万吨左右,因此参与做多,同时叫苦要国家收储,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其中的矛盾。”

    上周农产品的走势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截至11月14日收盘,白糖0901最新价3106元,较周一开盘价3239元下跌133元,跌幅4.1%;大豆0901收于3530元,较周一开盘价3698元下跌168元,跌幅4.5%;郑州一棉主力和约也出现了同样的下跌。

    严重倒挂

    实际上,对于没有定价权的国内农产品市场来说,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和远近月价格严重的倒挂是最大的威胁。

    在国内大豆期现货价格均大幅上涨的同时,国外的大豆价格依旧在持续下跌。“按今天的盘面价格,12月份南美洲大豆到港价格将在3000元/吨以下,北美大豆也不过为3100元。”李刚海介绍。而来自中国粮油信息网的数据显示,当天来自油厂的现货大豆报价均在3720元/吨以上。

    远近月合约的倒挂价差也在不断加大。截至11月13日收盘,0905合约价格为3215元,比0901低395元,而0909的价格仅为3133元。“后市对大豆不看好。”李刚海说,“从理论看这种倒挂不合理,但长期来看,现货肯定要下跌。”

    同样的倒挂也出现在白糖上。广西各大糖厂坚称成本价为3200元/吨,但中信建投白糖分析师钱灿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巴西现在的白糖只有2000多元,而且质量比国内的好得多。”

    随着收储的展开,新问题在逐渐浮现。“国内外大豆600元的价差必定将促使大豆加工商转而使用进口大豆。”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压港的进口豆将使得国产大豆价格下跌,高价收储的差额由国储买单。

    【作者:贾华斐来源:理财周报】(责任编辑:王铮)


相关文章
  • ·农产品全线滑落内外盘严重倒挂成最大威胁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