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游石
本报讯政策利好难挡市场疲弱预期,昨日郑州棉花期货主力901合约大跌近3%,收报11805元/吨,创该品种上市以来的价格新低。
为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明年棉花生产。10月中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决定按12600元/吨最高到库价收储22万吨新疆棉。10月29日,决定再增加100万吨棉花收储计划。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一次棉花托市行动。昨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公布内地棉收储细节,其中竞拍时间自2008年11月3日开始,每天收储库点和数量另行公告。收储价格,标准级(328级)每吨按12600元作为收储到库价格,其他等级棉花的收储价格按照3%的品级差率、1%的长度差率计算。
然而,巨量收储短期内并没有对棉价形成有效支撑。受市场对纺织行业不景气预期的影响,昨日,除疆棉收储带动的疆棉收购较为活跃外,市场内地棉购销极为清淡,内地的二级棉收购价普遍低于11500元/吨。郑州期棉价格也被带动下跌再度破位。
分析人士表示,如此庞大的收储举动,理论上在短期内将减少国内棉花供应数量,平衡市场供求结构,刺激价格恢复上涨。并且,本轮收储过后,上百万吨的棉花储备,将为我国中长期调节棉花价格提供政策空间。但实际上,目前国内棉花不涨反跌,主要因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国内服装纺织业出口受到影响,进而冲击上游市常因此,在纺织服装行业状况好转之前,国储大规模收棉并不能扭转目前棉花市场的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