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记者 乔倩倩) 当股市从最高6000多点的顶峰,跌到2400点左右时,不少被套牢的投资者开始反省,想从股市中赚钱还得依靠投资理念和方法。诺德价值优势基金经理戴奇雷指出,在越来越多的个人依赖基本面分析作为买卖证券的依据时,有几方面容易犯的判断错误,是投资者值得注意的。
误区一:以GDP高增长判断股价偏离基本面
今年第二季度GDP增速达10.1%,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长还会维持在10%左右,从绝对值来看,GDP仍处于高位,不少投资者因此认为股市下跌幅度如此之大,其实是偏离了基本面的。戴奇雷表示,这种认识存在三个层面的误区,首先,与去年11.9%的增长相比,还是下滑了将近2个百分点,在实体经济中可能意味着几万个企业破产、数十万个人失业等不好的经济现象,而09年中国GDP增速有进一步下滑至9%的可能性。
其次,股指高低和全市场利润具有很高相关性,而GDP只是个收入指标,不是利润指标。即使GDP增速不下降,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升都会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
第三,尽管股市被称作国民经济的风向标,但股指表现往往不会和GDP增速及利润增速等基本面指标完全同步。
误区二:基本面分析未能“与时俱进”
以中国石化为例,曾经券商普遍看好中石化,因为当时公司基本面不错、估值相对也较便宜,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管制形成成品油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导致中石化的炼油业务从有利润变成巨额亏损,公司基本面已发生重大变化,盈利大幅下滑。但不少投资者依然认为其“基本面不错、估值低”,并逢低买入,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因此,做基本面研究应及时跟进了解宏观、行业和公司基本面的变化情况。
误区三:以静态PE指导投资决策
戴奇雷认为,如果要用PE来指导投资决策,一定要用包含预期未来预期的动态PE,而不是历史静态PE。例如,中信证券07年EPS是4元,08年5月初还有投资者在40元(复权相当于10转增10除权前的80元)附近买入,当时静态PE20倍是较低的,但是现在股价已经跌到20元之下,证明当时做出买入决策的判断有误。股市不好,导致二级市场交易量下降、IPO数量大幅下降、自营利润大幅下降甚至亏损,都会导致券商利润大幅下降。因此,目前市场给中信证券的08年一致盈利预测才1.39元,08年5月初40元附近买入,相当于28.8倍的动态PE,这样的估值明显并不便宜。
[责任编辑:kewin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