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记者 任洪剑
因为“聚沙成塔”的财富效应,基金定投已经成为投资者十分青睐的一种理财方式。但当市场表现疲软,持续低位震荡的行情下,部分投资者终止了基金定投合同,基金定投的收益能力也饱受质疑。
定投收益高于一次性投资
那么基金定投这种方式是否真的有效?华泰证券研究报告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近10年中绝大多数国家的基金定投收益优于一次性投资。报告样本选择了上证综合指数、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法国巴黎CAC40指数等16个国家的代表性指数,并假设指数收益为该国基金的平均收益。选择的样本包含了广泛的地区,以及不同特征的经济体,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时间期限是1998年5月至2008年6月,间隔是1个月。假设两种投资方案,第一是定投,每月初投资1单位本地货币,第二是一次性投资,于1998年5月初做一次性投资,无风险利率假设为4%,计算中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如果将定投与一次性投资收益正负相差10%定为显著的话,则定投优于一次性投资的有8个市场,不如一次性投资的有两个市场,没有显著差别的为6个市场。因此可以认为,85%的市场表明,定投收益高于或等于一次性投资。而且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定投高于一次性投资的收益高达435%。从结果来看,成熟市场更适合定投,而亚洲的市场波动性较大,两种投资方式的区别不是很明显。但是考虑到定投现金流量安排的便利,定投还是优先的选择。而且对绝大多数工薪家庭而言,定投也更便于现金的安排。因此,无论从收益的角度,还是便利性的角度,定投都是迷人的选择。
定投应避免三大误区
什么样的投资者适合定投呢?华泰证券报告指出,只要在未来有资金需求的、收入定期稳定的投资者,都适合定投。与储蓄相比,定投是更为优选的理财方式。年轻的家庭需要为孩子筹措教育基金。假如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每月定投300元,年收益率为12%的话,到孩子18岁的时候即可积累22.7万元,足够孩子4年大学费用。而中年夫妇须为以后的养老做出计划。如果从40岁开始,每月定投500元,年收益率为12%的话,到60岁可积累50万。60岁以后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可将所有资金改为投资债券型基金,每年收益率6%,退休的30年每月可获取3000元,足够退休生活无忧了,这比委托保险公司打造的退休方案更加具有吸引力。
但须注意的是,定投也要回避常见的三大误区。包括,第一,风险不匹配。如果资金3~5年以内就要使用的话,建议选择股票仓位较低的混合型基金,而回避风险较高的指数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反之,如果资金长期闲置,则应大胆地定投优质股票型基金。第二个误区是定投金额太多影响生活。不鼓励每个月扣款过多,影响生活。第三,对定投的品种不加选择。长期来看,即使每年收益只相差3%,也能造成巨大差别。比如每月定投300元,年收益率为12%,20年后可获得29.67万,而如果年收益率是9%的话,20年后只有20万,相差了整整10万。货币型基金也不适合定投,其收益和银行存款相差无几,相反还要支付管理费用等。
定投品种选择很重要
既然定投的品种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基金合适定投呢?民族证券的研究报告通过分析不同人群的理财需求,给出了合适的基金定投计划。
十年期定投:通常针对年轻的上班族,这个目标群体积蓄少,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因此比较适合构建注重成长性和稳定性的投资组合,建议组合为: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华安MSCI中国A股。
十五年期定投:可以说是最适合家庭理财的投资方式,此时投资者往往具备较强的支付能力和稳定的收入,故此可选择投资风格注重均衡的混合型基金品种,以期在较长的经济周期内赢得稳定的收益。建议组合为:华夏红利+银河稳健。
二十年期定投:作为养老性质的基金投资,超长的投资周期使得该组合的构建必须能够抵抗较强的市场系统性风险,那么指数型基金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建议组合为:易方达深证100ETF+长城久泰中标300。■
[责任编辑:kewin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