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分级债基,由于一些认为股市反弹在即的投资者已经提前进场抢筹,分级股基则出现罕见溢价
贾华斐
一方面是分级股票型基金的高杠杆部分出现罕见的高溢价;另一方面,分级债基的高风险部分上市后频频跌停。近年来为基金青睐的“分级、高杠杆”这一形式,其双刃剑的凶险特性在近期市场上表露无遗。
净值波动剧烈
分级基金是近年来基金公司采用较多的一种创新方式,通常按照一定的杠杆比例,将基金分拆为稳定收益的部分和高杠杆的部分。在今年的市场中,股市、债市均表现低迷,尤其是债券型基金,更是出现了6年以来首次集体负收益的情况。母基金收益不佳,其亏损的部分再通过杠杆进行放大,无论哪种分级基金的高杠杆部分都出现了净值缩水的情况。
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54只成立满一年的封闭式基金中,今年以来仅有7只取得正收益,这7只基金均为分级式基金固定收益的部分。而净值跌幅最惨的10只基金中,有8只均为分级基金的高杠杆部分。其中,国投瑞银瑞福进取净值跌幅高达37.95%,申万菱信深成进取、大成景丰分级B、银华锐进等基金的净值跌幅都在30%以上,均超过了跌幅最深的开放式基金。
经过杠杆放大之后,分级基金的日间波动剧烈程度也令业界瞩目。譬如,相对股票,债券的价格波动较为平稳,博时裕祥B的净值却在9月15日当天下跌了13.57%,9月16日裕祥B又大跌6.77%。但之后的9月19日,该基金又大涨25.90%,涨跌幅均十分惊人。
分级股债基迥异
虽然分级基金的高杠杆部分净值表现均不佳,但在二级市场,分级债基和分级股基却遭到了投资者截然不同的对待。
上周五,长信基金公司的分级债基长信利鑫B首日上市交易,当天利鑫B开盘即一字跌停,到午间才打开,该基金全天成交仅477手,下跌9.92%。
这并非分级债基第一次出现上市跌停的情况。8月29日,分级债基万家添利B上市交易首日无量下跌15.8%,第二个交易日下跌5.11%。9月2日,博时裕祥B上市交易,上市首日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无量下跌21.2%,第二个交易日再跌10.03%。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分级债基的上市交易份额往往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折价。天相投顾数据显示,9月22日,23只场内交易的债券基金平均折价达到9.13%。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分级股票型基金的高杠杆部分则受到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许多股票型分级基金出现了罕见的高溢价。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申万进取溢价率54.15%,嘉实多利进取溢价41.79%,银华鑫利溢价率33.89%。此外,银华锐进、信诚500B、双禧B等分级股票型基金的溢价率也在20%以上。
差异秘密
同为净值表现不佳的高杠杆产品,为何却遭到截然不同的对待?
从2010年开始,一些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就已经发现,高杠杆的股票型基金在反弹期间的净值表现往往会超过同期的指数,尤其是以深证指数为标的的杠杆基金收益率更高。这使得市场中形成了一批通过炒杠杆股基获取高额收益的群体。
例如,2010年7月6日到7月29日的18个交易日里,上证指数上涨了12.02%,银华锐进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从0.795元最高飙升到1.292元,涨幅高达62%。今年1月25日至3月9日的反弹中,上证指数上涨11.37%,银华锐进上涨27.25%,申万菱信进取上涨28.16%,双禧B上涨25%。2011年6月22日至7月15日,上证指数上涨6.56%,银华锐进上涨15.78%,申万进取上涨16.77%,信诚中证B上涨22.23%。
因此,在近期股市持续性的低迷中,一些认可反弹在即的投资者已经提前进场抢筹,由此导致分级股基出现了罕见的溢价。而同样处于低迷期的债市是否会反弹则未获得投资者的看好。此外,分级债基流动性带来的风险较分级股基更大。
由债券基金的中报可以看出,部分分级债基80%以上的持有人为机构,而分级股基机构持有比例则在40%至60%不等,但均明显低于债基。而分级债基的换手率则明显低于分级股基,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某个机构抛售债基,其价格变动的风险就会显现。
附表_部分分级股基折溢价情况
资料来源:天相投顾
数据截止日期:2011年9月23日
基金简称 到期日期 最新净值(元) 市场价格(元) 折溢价(元) 折溢价率(%)
申万进取 20101015 0.5060 0.7800 0.2740 54.15
多利进取 20110317 0.7758 1.1000 0.3242 41.79
银华鑫利 20110311 0.6020 0.8060 0.2040 33.89
银华锐进 20100430 0.9320 1.2010 0.2690 28.86
信诚500B 20110128 0.7410 0.9230 0.1820 24.56
双禧B 20100409 0.8410 1.0430 0.2020 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