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对于上市仅一周的首只分级沪深300基金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蜜月期就要拉出来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淬砺,着实不易。不过从基金的折溢价及成交量表现看,该基金的市场交易显示了一些指标作用。
提早显示下跌趋势
周二,市场迎来了四季度首次大幅调整,大盘从轻微的震荡转头向下,创下了3.45%的当日跌幅。从瑞和远见表现看,下跌趋势从开盘就相当明显,开盘之后震荡走低,早盘已经出现较大抛盘。而周四,同样的过程再次演绎,瑞和远见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下跌趋势。
由于带有杠杆,趋势投资者是结构性产品的忠实拥趸,瑞和远见的产品设计决定了,若看好基金未来向上趋势,一旦瑞和300净值超越临界线,瑞和远见将获得比一般沪深300基金更高的投资收益。近一周以来,瑞和远见的溢价交易也基于对此的期望——由于瑞和300自成立以来,净值已经上涨了7%,离10%的临界线已经是一步之遥。
不过或许在趋势投资者看来,近期冲击临界线的可能性小于市场下跌的可能性。因此,尽管瑞和远见仍然是溢价交易,但是溢价率逐日降低。23日,瑞和远见溢价率为13.35%,溢价率超过了瑞福进取;但到24日,溢价率降为10.68%;25日,虽然市场有所回升,但瑞和远见的溢价率降低至9.9%;26日,溢价率降至5.81%。瑞和远见的指标性作用初显。
持有人结构难保高溢价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瑞和远见较大比例的是机构客户,从上市公告看,机构客户持有上市交易的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的比例达到了64.95%。保险资金更是主力,中国人寿是第一大股东,占13.52%,另外,中国人寿集团是第三大股东,占3.38%。
从首日行情看,机构的多空对决也很明显。深交所公开交易数据显示,在上市首日,瑞和远见卖出最大的4个席位全部来自机构,卖出最大的机构席位共卖出4287万元,但买入瑞和远见最大的前三个席位也同样来自机构,其中最多的买入了5746万元。
记者从基金公司了解到的消息,自上周开始,一些惯于波段操作的机构客户选择了赎回基金。而市场也有传闻,上周四,平安保险赎回约30亿股票基金,导致了一些老基金普遍出现了净赎回。这也令人联想到,今年8月10日,中国平安赎回80亿元股票型基金,而就在保险赎回后的8月12日,上证综指收出一根长阴,跌幅高达近5%。此后,A股更是加速下跌,持续时间近20天,成为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波调整。机构规避系统性风险,首要任务或许就是卖出指数型基金,因此,大比例的机构客户有可能也是压低瑞和远见溢价率的幕后推手。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表示,若市场再有大的跌幅,瑞和300净值跌破1元,那么瑞和远见的风险较瑞福进取或同庆B要小得多,因此,它相应的溢价率跌幅或许并不会拉得很大。
[责任编辑:hao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