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动态
分类导航
 
 
风格轮换增持封闭式基金
发布时间:2009-4-19 22:54:12
 
文章内容

    大盘近期有望继续上行,但震荡调整出现的频率和力度都将加大。从市场的投资风格来看,有望由小盘股逐步向大盘股转移。投资者可采取偏积极的投资策略,适当增持封闭式基金。

    投资风格转向大盘股

    近期的投资机会仍将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上,大盘有望继续上行,但震荡调整出现的频率和力度都将加大。而债券市场将依然较为平淡,缺乏趋势性机会,更多的是以窄幅震荡为主基调。虽然宽松的货币环境仍将为债券市场提供支撑,但是宏观经济的复苏预期以及通胀环比的回升预期都将制约债券收益率的下行空间。

    从市场的风格来看,有望由小盘股逐步向大盘股转移。在过去的5个月中,小盘股持续战胜大盘股,随着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比价超出正常范围,以及宏观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增强了大盘股出现阶段性表现的外部条件,市场的风格有望出现转变。

    根据最新的仓位测算,股票型基金近期有所加仓,平均仓位达到80%左右,这使其单位净值波动与市场的相关性有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判断近期股票市场将以震荡上行为主,因此给予股票型基金增持的投资评级,在股票型基金的选择上,投资者可将投资重点逐步向大盘风格的基金转移。

    在股票市场以震荡上行为主而债券市场缺乏趋势性投资机会的背景下,采取稳健型适度偏积极的投资策略更为适合。

    增持封闭式基金

    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建议是增持。影响封闭式基金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分红、折价率变动和单位净值涨跌,短期内可以重点考虑单位净值和折价率这两大因素。由于股票市场近期以震荡上行为主,因此封闭式基金的单位净值也将相应上涨。也正是因为折价率因素的存在,长期看好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尤其是其相对于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开放式基金的比较优势。

    截至4月10日,封闭式基金的平均剩余年限为5.07年,平均折价率为25.61%。在不考虑单位净值增长因素的情况下,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归零平均可为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带来35.49%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为7.07%。从收益率曲线来看,明显高于银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曲线,具有吸引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折价率因素的存在,还使得封闭式基金具有较高的投资安全性,根据笔者最新的测算结果,2007年10月15日至2008年10月31日期间,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与封闭式基金的净值跌幅的比例模拟封闭式基金净值在沪深300指数下跌时的下跌速度,以2009年4月10日的折价率水平为依据,平均来看,只要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不超过35.50%,也就是沪深300指数只要在16374.01点以上,封闭式基金的持有人持有到期就不会出现亏损。

    对于不同类型基金的投资建议分别是:增持封闭式基金、股票型基金、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持有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和货币型基金。

    积极型基金投资组合建议

    基金种类比例变动推荐基金

    封闭型25%—基金安顺基金兴华、基金裕垄基金裕泽基金天华

    指数型25%—华夏上证50ETF、易方达深证100ETF、友邦华泰红利ETF、华夏中小板ETF、华安上证180ETF

    股票型25%—华夏复兴股票、交银施罗德成长、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

    混合型15%—华夏红利、中银国际中国精选

    保本型5%—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保本

    债券型5%—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建信稳定增利

    货币型0%———

    稳健型基金投资组合建议

    基金种类比例变动推荐基金

    封闭型15%—基金兴华、基金裕垄基金天华

    指数型15%—华夏上证50ETF、友邦华泰红利ETF、华安上证180ETF

    股票型15%—华夏复兴股票、交银施罗德成长、华宝兴业多策略增长

    混合型5%—中银国际中国精选

    保本型20%—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保本、南方避险增值

    债券型25%—交银施罗德增利债券、工银瑞银增强收益债券、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华夏债券、建信稳定增利

    货币型5%—中信货币


相关文章
  • ·适当低配封闭式基金
  • ·风格轮换增持封闭式基金
  • ·封闭式基金折价率“不跌反涨”
  • ·[基金]沪基指半日跌0.08%逾半数封闭式基金收挫
  • ·股指大涨封闭式基金净值大幅上扬折价率回落
  • ·封闭式基金周评:封基折价大幅下降
  • ·收评:沪基指涨2.69% 封闭式基金表现强势
  • ·2009战略配置封闭式基金
  • ·折价率高企年关布局封闭式基金
  • ·封闭式基金指数两连阴
  • ·长期限封闭式基金折价率重回30%
  • ·基指跌幅超大盘封闭式基金领跌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