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转向小规模
统计数据显示,上个月新成立的基金共有13只,数量之多创下近五个月来新高。尽管这些基金总共募得195亿元资金,但是其中占多数的7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募集份额却仅为7.2亿份。尽管基金规模小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市场冷淡、投资者热情不高造成的,但是很多公司并不因此担心,"说实话,这样的行情,还是小规模的好,便于操作。"某北方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表示,"其实就业绩考虑,最好规模在2亿元附近。"
"其实,华夏策略精选在上个月发行仅一天就不再募集,多半也是主观希望控制基金规模,不想过大。"中信金通理财师杨鸣表示,"在当前流动性较差的市场中,大小基金之间建仓成本的差别很大。小基金通常也更容易波段操作,从中获得较高收益。"
次新基金被迫建仓
而对于四五个月前成立的不少次新基金而言,建仓期限是个大问题。按照基金合同规定,新基金的建仓期限一般是自成立起的6个月内必须达到基金仓位的下限。
然而今年下半年成立的这些次新基金通常都比较谨慎,始终将仓位保持在较低水平以减少损失,所以大部分基金并未达到基金合同所规定的仓位下限。据晨星网统计,在近6个月之后,目前这些基金的净值波动频率最高的银河竞争优势成长也只有17.31%,而截至10月31日,招商大盘蓝筹基金净值为0.98元。期间大盘指数大幅下挫近24%,区间业绩比较基准也下挫18.9%,而该基金净值则仅损失1.43%。
但在本月底之前,有7只股票型基金将面临被迫建仓,它们分别是天治创新先锋、诺安灵活配置、上投摩根双核平衡、银河竞争优势成长、嘉实研究精癣博时特许价值、富国天成红利灵活配置。其中,除了银河竞争优势成长基金的仓位为57.27%之外,其余基金股票仓位都很低。仅仅只有半个月,这些次新基金将不得不大举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