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一定存在逻辑,甚至基因。
这是最值得研究的一群人。他们从很小很小,然后到很大很大。他们一点也不像王石、张瑞敏,但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符号。
你应该已经知道,深交所中小板诞生4年,已有261家公司、1000多个新富豪问世。但不知你是否知道,每一个新富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叫绝的创富基因。或许这才是对中产家庭最有启发的思考。
天马股份的马兴法家族持有的5879.8万股股份,以6月18日的收盘价计算,市值达到27.35亿元;陈五奎家族持有的71.25%拓日新能的股份账面价值也高达28.17亿元。
新富王拥有的账面上的财富通过减持套现,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财富。
截至6月18日收盘,陈金凤仍持有苏宁电器5714.0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82%,这部分股票市值达到23.88亿元。
据了解,陈金凤是当年与张近东一起创业的少数公司元老之一,目前担任苏宁电器连锁店管理中心总监,在苏宁上市之初,陈金凤的持股比例高达8.78%,目前仍为苏宁电器第三大股东。
无独有偶。苏宁电器的另一位发起人股东赵蓓在去年卖出2400多万股苏宁电器套现约8亿元后,剩余的0.98%股份当前市价达到6.13亿元。
这位之前曾列为苏宁第四大股东的创业元老,目前已退出苏宁前十大股东行列。
这种案例发生在多个新富群体中,一股独大最容易导致创业伙伴分离,大利益与小利益间易产生离心力。
中产家庭在观察中小板企业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小板很多企业也是由一个个家庭组建成的。家族式的民营企业一步步发展成为上市公司,中间有着不少值得把玩的故事。
与这三个家族直接持股的方式不同,另外两个家族——高德家族和宋先涛家族则是通过控股公司间接持有德美化工的股份。
宋先涛家族则通过佛山市顺德区瑞奇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德美化工7.16%的股份,在德美化工的5大家族中排名第4,家族财富为1.52亿元。宋先涛家族的主要成员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宋先涛及其儿女。
通过对24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理财周报记者发现,千位新富王的诞生,与中小板企业独特的创业团队模式也是息息相关的。
在248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股东结构为家族持股模式的企业占了绝大部分,成员稳定、凝聚力高是家族企业的优势所在。
此外,武汉凡谷的孟庆南家族、天马股份的马兴法家族、太阳纸业的李洪信家族、N澳洋的沈学如父女等等家族企业的家族财富,在中小板的新富王财富排名中均名列前茅。
跟家族企业相类似,合伙人制在许多中小板企业的成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志向相投的创业者走到一起,与企业共同成长,企业挂牌上市,这些合伙人也纷纷显露头角,入主新富王的名单。
徐显德、唐伟国、沙立武均持有科华生物8.12%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年纪相当、志向相投的三个人共同将科华生物当成自己事业的全部,目前,三人持有股份的账面财富分别为5.59亿元。
九阳股份则是一家由职业经理人合力打造出来的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2002年成立之初,王旭宁、黄淑玲、朱泽春、朱宏韬、许发刚五人共同投资1000万元成立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挂牌中小板,是千位新富王的财富转折点,但并非一劳永逸。在中小板4年的风雨历程中,新富王的财富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很多中小板企业来说,上市只是另一个起点,上市之后的成长和扩张,将使他们的财富如同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而一些不善于理财的新富王和企业,在面对上市后更加透明和激烈的竞争的时候,财富出现缩水也不足为奇。
理财周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6月18日,总市值与上市当天的总市值相比有所增长的公司一共有79家,市值总共增加了1840.30亿元。
苏宁电器是总市值增长最多且增长幅度最大的公司,与上市首日相比,总市值增加了594.66亿元,比上市首日的总市值增加了19.52倍。从芝麻到西瓜,苏宁电器仅仅花了不到4年的时间。
从芝麻变成西瓜的公司还有很多,总市值增长了1倍以上的公司一共有20家。除了苏宁电器以外,总市值增长5倍以上的公司还有宁波华翔、双鹭药业、科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