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工薪阶层的辛酸买房路
发布时间:2010-9-19 17:48:21
 
文章内容

◎时间:2007年

工作了一年多后,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而同样的一套房子,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两相对比,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

大概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房市开始蠢蠢欲动。

我租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的单位公房,60平方米的小两居,单价涨到了每平方米8000多元。房东判断,房价已经涨到了最高点,于是把我们赶了出去,把房子卖了,得手50万元。就在他沾沾自喜地数着钞票的第三天,和他同一单元的房子,卖出了每平方米10000多元的价格。

时间进入2007年,盼着房子降价的我们闻到了越来越浓重的硝烟味。房价节节攀升,“涨价派”和“降价派”也打起了激烈的口水战。主涨派从供需、土地资源等方面论证房价还会涨,主降派则宣称“再这样涨下去,天理难容”。

虽然梦想每每被现实击碎,但我还存有一丝幻想,总觉得住房是民生之本,政府不会让开发商这么离谱地涨价。

此时,当年一起看房的同学已经去了美国留学,她托我打听她看中的楼盘,该楼盘已经突破万元大关,还在扶摇直上,电话里她一直哀叹“悔不当初”。我看中的楼盘也紧随其后,毫不示弱。

工作了一年多后,工资才微涨了几百元,算下来,此时一个月的工资大约只能买0.7平方米房子。而同样的一套房子,对开发商是同样的成本,购房人却要多付出四五十万元。两相对比,房价涨幅竟是工资涨幅的整整100倍。

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房价不可能这么离谱地涨下去。于是咬咬牙,继续租房子。不过,对于无房户来说,另一重煎熬又来了———房租也涨了,翻了一番。这意味着,我要拿出工资的三分之一来租房。

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房市的风向也开始有了变化,主降派占了上风。我关注的楼盘一度跌回万元以内。当时,主降派的一个主流观点是:房价必腰斩!

也许是受“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暗示,我也是喜滋滋地看着日渐下跌的房价,居然忘了出手。这是我痛失的第二次机会。

俗话说得好,“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没过多久,房价又重新高昂起了头颅,曾经蔑视它的人却被它蔑视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工薪阶层的辛酸买房路
  • ·工薪阶层:别只盯着工薪族 有钱人不靠工资
  • ·工薪阶层工资涨得最慢 出台工资条例呼声渐高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