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新政调控已逾两月之久,信贷依旧紧而未松。
多方消息证实,银监会已于7月2日要求信托公司和银行,“即日起全面暂停银信合作业务”。这意味着银行通过信托公司腾挪信贷的通道被暂时堵上。自此,市场上一度炙手可热的信托类理财产品迅速降温,而试图通过信托方式扩展融资渠道的房产商,亦将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尽管遭受“打击”,信托公司却热情不减,其自主推出的高风险高回报的信托产品或将回归“富人专享”,而其门槛,通常为100万元。
监管层严控表外风险
“银监会叫停银信合作产品,旨在避免银行借道信托公司规避信贷监管。”一银行人士坦言,信托理财产品成为银行调整信贷结构、规避规模限制的手段,已是公开“秘密”。
此前,银信合作业务井喷导致的“银行资产表外化潜藏风险”,已为银监会高度关注。监管层担心银行间接利用信托平台引入理财资金为自己的信贷客户发放贷款,更令人担忧的是,其中有些资金流向了房地产业。
数据显示,目前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超过2万亿人民币,且以信托贷款和信贷资产投资类业务为主。
实际上,早在6月初,监管部门已召集银信合作业务规模最大的12家信托公司开会,要求信托公司压缩银信合作规模,放慢增速,加强合规管理。
信托产品100万门槛或成常态
无论是银行、信托公司还是第三方理财机构,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此次银信合作产品叫停之后,信托产品将回归到为高端客户服务。
湖南某信托业人士称,这次叫停是非常严厉的打击,接下来他们将把重点转移到在产品设计和资产管理上去。而对银行来说,也将回归信托产品推荐机构和资金托管。
对普通市民而言,则意味着只要5万元起步,就可以买到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机会变少了,甚至不复存在。因为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中,票据类、债券类产品风险较低,但它们的年收益通常只在2%-3%左右,仅仅略高于定期存款。信托产品的年收益却能达到8%左右。长沙某银行财富中心负责人向记者坦言,未来银行的理财产品肯定要回归低风险,高回报的信托类产品只有私人银行客户和VIP级的高净值客户才能够购买得到。
显然,如果由信托公司自己发行信托计划,硬性门槛会很高,例如必须高于100万元或50万元,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等。除投资房产之外,其产品亦可能投资矿山、PE、基础设施等领域。
工行湖南省分行资深理财师朱沛琴认为,这对于普通投资者并非坏事,因为人人都知道,风险和收益并存。此番被叫停的银信合作产品,背后实际就是信托产品。像以往一样,以10万元人民币,甚至是5万元为起点认购,这样的投资人显然达不到起购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