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只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就会引起一场龙卷风。这种“蝴蝶效应”正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演。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被叫停已半月有余,其“连锁”影响还在不断扩大。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整个理财产品市场的结构和收益状况正在发生变化。
面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种变脸,投资者的策略也应该发生变化。
投资策略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陶长高博士告诉记者,监管部门叫停的是新增信托,而此前已经获批的“存量”产品可以继续发行。
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员李雅琦则建议,由于该类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收益最高,想买的投资者不要放过这最后的机会。
她举例说,上周到期的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中,实际年化收益率排名前15名中有12款都是银信合作产品,其收益率在3.78%-4%之间,接近银行1年期定存利率的两倍,也远远高于银行的其他固定收益型产品。
银信合作产品锐减 要买趁早
一变
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叫停,最直接的影响自然是该类产品发行的火热状况戛然而止。
普益财富统计显示,7月12日至18日,银信合作产品发行数量较前一周缩水近四成。而据金融界网站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统计,本周仅工行和招行还在继续发行信托贷款类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该类产品退潮迹象已开始显现。
记者致电工行相关业务人员,被告知在售的银信合作产品是早已获批的项目,属于“末班车”。而因数量有限,这类产品“卖得很好”。
二变
债券理财要“掌舵” 不妨关注
李雅琦告诉记者,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被叫停的后续影响是,银行理财产品整体的发行结构近期开始逐渐变化。
部分银行已设法开发一些新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补充信托贷款所占的份额,近期组合投资类产品和债券投资类产品数量均有所增加。
而目前,银行理财品市场产品相对单一,债券类理财产品因其相对稳健,成为大部分银行的首推产品。银信产品逐渐退市后,银行将加大债券类理财产品的发行。
据了解,债券类产品投资标的一般为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其产品门槛不高,起购点一般为5万元,产品期限多为半年以内。
三变
产品期限缩短 理财贵在灵活
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师告诉记者,过去市场一年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是信托类理财产品,现在这种产品被叫停了,在产品设计这个源头,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就明显缩短。
从市场的接纳程度看,“老短”投资者越来越多。从供求方面看,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更为明显。
记者近日以客户身份咨询多家银行的私人银行理财师,得到的信息是,在通胀预期和加息预期的影响下,为满足投资者要求的流动性,银行也更倾向于向投资者推荐短期和1个月以下的超短期产品。
具体而言,银行推出的一些期限灵活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比较受资金量大的客户追捧。
投资策略
李雅琦认为,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此类产品。时下,债券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在1%-3%之间,收益虽然不如信贷类产品,但风险更低,适合老年人或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
还要考虑到,在信贷类产品停售之后,部分资金可能将转向债券市场,令下半年中长期信用债券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拉高债券类产品的收益率。
投资策略
银率网分析师建议,考虑到加息预期,当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选短期产品为宜。
从更长远来看,由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正面临“深度变脸”,投资者应该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的理财计划,不要局限于购买理财产品。
从该角度说,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搭配别的理财方式,通过资金灵活调配达到收益最大化,才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