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上周五临时召开记者会,表示争取在7月份完成《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下称《清算协议》)的修订。届时,个人人民币账户资金可进行跨银行转账,证券经纪、基金及保险等金融中介机构均可开设人民币账户,也可以开发和销售人民币投资产品。
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认为,香港建设人民币离岸中心已经跨上一个新台阶。
力推人民币理财产品
香港自2004年推出人民币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行中银香港,签订了人民币的《清算协议》。据了解,该《清算协议》限制个人人民币账户资金跨银行转账。
陈德霖表示,上述限制影响了金融机构向香港市民销售人民币投资产品。“金管局与人民银行一直在紧密沟通,希望可以删除这项限制,而我们得到的回应是积极和正面的。”他说。
陈德霖表示,争取在7月完成《清算协议》的修订,让业界可以按照香港市场需求,并在符合审慎风险管理的原则下,开发不同种类的人民币金融和理财产品,例如保险、股票、基金等。
陈德霖举例说,目前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保险保单是以人民币计价、港币支付;但在《清算协议》修订后,人民币保险保单将可以人民币定价和支付。
同时,陈德霖明确指出,证券经纪、基金和保险公司均可开设人民币账户。
事实上,今年3月港交所即公布以“发展人民币产品”为主的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出台后,尚未有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面市。当时香港证券界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主要是由于金融中介机构无法开设人民币账户。
在上周五的记者会上,金管局确认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开设人民币账户。金管局发言人昨日表示,若7月能顺利完成《清算协议》的修订,人民币投资产品的障碍即能全部扫清;相信除了市面上已有的人民币保险保单外,以人民币计价的基金和股票也将随之出台。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拟再扩容
人民币贸易结算框架从去年7月初推出至今已近一年。金管局上周五在记者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开始,人民币贸易结算金额显著增加。今年2月前,平均每月人民币贸易结算仅为人民币4亿元,今年3月和4月达到人民币25亿元和人民币29亿元,5月份的初步数字已达到72亿元人民币。
陈德霖表示,香港建议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包括地域和试点企业的数目,已在原则上得到内地相关部委的支持。
金管局还宣布,香港银行已开始为海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融资服务,其中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已决定从香港筹集部分人民币资金,以支付国开行即将向委内瑞拉提供的700亿元人民币贷款项目。
陈德霖表示,国开行香港分行将通过同业拆借和发行人民币存款证或债券的方式筹集部分人民币资金,“这是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一个重大的新发展。”他说。
金管局表示,一些香港银行正在积极洽谈为内地FDI项目提供以人民币支付和融资的服务,希望内地有关部门在收到跨境汇款申请后能积极和正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