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经济复苏的一年,然而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还在沉沦。
1月20日,记者从普益财富获得的数据显示,根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共有6824款产品到期,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26%,较2008年4.53%的收益率明显下降,下降幅度接近三成。
究其原因,则是2009年的利率水平低于2008年,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构成中,收益率跟利率水平密切相关的债券货币工具、信贷资产类等产品占据了主流。
“这就使得这些产品在基本能获得收益的情况下,2009年的平均收益低于2008年的水平。”上海帆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黄昊杰说,此外,往往能贡献高收益的结构性产品在2009年的数量也迅速下降。
另一方面,记者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理财产品中心获得数据显示,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09年到期的理财产品中,表现最差者(即零收益或者亏损)共有120款,主要集中投资于股票、汇率、大宗商品等。
低息影响收益水平
根据普益财富的不完全统计,2009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机构已经增至86家,产品发行数突破7000款大关,达到7566款,募集规模达到5万亿以上。
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比为85.9%,紧随其后的分别是美元、欧元理财产品,分别为7.5%、1.8%。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则分别占据人民币、外币理财产品的头把交椅。
在投资对象方面,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为2600款产品,占比为34.36%,随后是信贷资产为2010款,占比为26.57%,信托贷款为1090款,而股权投资、股票、基金投资总共不超过108款。
从投资期限来看,6月—12月(含)的理财产品数量最多,为1987款,其次则是1月-3月(含)期限理财产品,而1年-3年(含)或3年以上的产品数量最少。
“低息阶段更适合选择短期产品,而类似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这种主打的投资品种,到期收益率与利息水平更密切相关。”黄昊杰说。
在到期理财产品收益方面,2009年共有6824款产品到期,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26%,较2008年4.53%的收益率明显下降。
“金融危机爆发后,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进入了降息周期,所以2009年的存款利息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以理财产品最为扎堆的一年期为例,目前一年期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仅为2.25%。”普益财富研究员唐丽琼说。
通常而言,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设定一般只比同期存款利息高一点。从目前统计看,一年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多设定在3.5%—4%之间。
“从产品结构上看,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以及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占比较大,而这些理财产品在2009年基本能获得收益,因此它们的收益水平主要还是受利息水平的影响。”黄昊杰说,此外,能博取高收益的结构型产品的数量在2009年也在减少。
普益财富不完全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该类产品的发行数量为497款,相比2008年600多款规模,有一定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