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经济总是要谈国际经济,在全球大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和国际经济危机的变化紧密相连。
世界经济可能会二次探底
世界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主要看世界经济增长恢复态势如何以及有哪些可能造成探底的变数。
从世界经济当前恢复的态势来看,海外主要国家如英美等国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显示经济在恢复。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的PMI数据已经超过50%的正常水平,欧元区的PMI也呈现上升态势,新兴市场国家PMI上升的态势更明显。从进口来看,美元贬值可能对改善美国的贸易有好处,美国连续两个月贸易赤字都呈现下降态势,但欧元区升值,欧元区国家出口呈现下降风险,最近两个月可能会出现波动。
从各国情况,尤其是美国的经济来说,造成探底的变数有以下6个。
美国经济的逐步恢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刺激计划,特别是退税,对于稳定消费有很大的作用。但没有带来就业形势的改善,这样延续下去风险很大。
美国的失业率很高,政府要推动消费增长就要增加消费贷款。但美国许多银行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没有动机增加信贷,于是功能变成了投行,主要做起并购业务。
这也是可能引起经济二次探底的因素。如果贸易保护的层面扩大,变成世界贸易战,对全世界都没有好处,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增加了负面作用。
现在世界经济复苏比较脆弱,美元也一直在走弱,但大宗产品因为需求的拉动价格却在上升,这与炒作有很大关系。石油价格会不会涨到100美元?石油价格一涨,投入就会增加,就会带动粮食价格上涨,导致全球恶性通胀。
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为1.6万亿美元,超过GDP的10%,累计财政赤字可能是100%。2010年美国财政预算有40%要用来还利息,这就隐含着非常大的债务风险,会拖累美国经济的上涨。
危机以后,财政刺激计划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没有把握合适的退出方式或时间,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可能会二次探底,但这个探底不是出现如2008年9月雷曼兄弟倒台引发的金融海啸,而是大幅波动,包括经济恢复态势是否会稳定、持续。类似上面提到的变数近期可能会导致经济的波动和未来风险。从中期来说,两三年之内可能会出现一次这样的危机,就是这种泡沫破灭带来的危机。
投资拉动是否持续如振兴产业是不是会加大产能过剩,投资拉动的一些产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民间投资规模小在经济规模扩大的意义上,仅仅靠政府和国企投资,不调动民间投资,经济增长就可能有很大的不足。
信贷结构大量信贷投入到国企中或通过地方政府进行项目配套,而中小企业的信贷一直不足,造成民间资本参与度明显不足。这可能会影响经济增长稳定、持续。
消费增长大家认为投资比重太大,危机中造成出口大幅下降,都对内需刺激经济寄予了非常大的希望。但消费依旧只是平稳上升,并没有达到我们期望中的增幅。
进出口贸易要注意一个问题是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是顺差而是顺差增长率,但现在肯定是同比负增长,能否恢复到过去的水平也存在很大变数。
2010年通胀形势会不会发生变化?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会不会引发系统风险?关注通胀要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经济增长态势比较明朗时,价格水平一定跟着涨。如果2009年年底CPI转负为正,并且2010年经济增长态势比较明朗,价格水平可能会相应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