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无论用自己的血汗钱,还是爸妈的积蓄,二三十年的还贷都会是一个‘蜗牛壳’,重重压在我身上,太辛苦了。 ”前天下午,30岁的王晨(化名)在接受晨报·问卷采访时,在电话那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王晨2年前从贵州来沪,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在延安路上的一家公司担任会计,月薪8000元。美好的爱情也随之而来。于是,王晨和男友打算合力买房。他们跑过几个楼盘,也通过中介看过一些二手房。“如果买,就买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最好交通能便利些。”她说,至于周围繁华与否,自己倒并不看重。这样,远在贵州的父母也能过来住。好不容易有看中的房源,因为一时间拿不出几十万的首付,王晨的计划无奈搁浅——那就再等等吧。
这期间,王晨在闵行、长宁交界处,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租金每月2000元。可是,这两年,王晨离梦想实现反倒更远了。因为上海房价“奔跑”的速度,远远超过这个贵州女孩存钱的速度。所以,现在王晨仍住在小房子里,但那并不是她的“家”,仅仅是个睡觉的地方。还有很多新上海人和王晨一样,也正经历着梦想不断被现实击碎的苦恼。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