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尼斯·刘易斯9月30日说,他定于今年12月31日前辞去董事和首席执行官职务。
美国银行发言人说,这是刘易斯的自主决定,公司眼下尚未确定接任人选。
一些经济分析师说,美国银行因收购美林公司一事陷入争议漩涡,刘易斯难辞其咎,饱受舆论和司法调查压力。辞职对他本人和公司而言,或许均是“解脱”。
决心辞职
美国银行发言人鲍勃·斯蒂克勒说,刘易斯9月30日晚在一次董事会电话会议上宣布辞职决定,“董事会成员颇感意外”。
他说,现阶段银行没有确定刘易斯的接任人选,最终结果可能要在刘易斯正式辞职之际作出。
刘易斯现年62岁,自2001年起担任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他在一封致员工的信中说,辞职是个人决定,并非因为董事会、司法部门或政府施压。
刘易斯先前说,他打算在美国银行偿清政府援助款、摆脱财务危机后卸任。而按当前趋势,实现这一目标仍需数年。
一些西方媒体评论,美国银行眼下内忧外患不断,刘易斯身处矛盾中心。面对银行亏损和股东问责,他别无选择,只得引咎辞职。
斯蒂克勒说,刘易斯自今年8月休假归来后就一直考虑辞职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看到银行状况逐步好转,有望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另一方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感到筋疲力竭”。
折翼美林
让刘易斯“筋疲力竭”的不是别的,正是他自视为“一生难逢机会”的美林公司收购案。
2008年9月,美国银行经不足48小时谈判,同意收购负债累累的美林公司,一举跻身世界最大金融服务机构之列。当时美国金融风暴肆虐,这笔交易令不少人大跌眼镜,但也有业内人士赞扬它为“稳定市场情绪的一针良剂”。
几个月后,美林公布修正后的2008年第四季度亏损为158亿美元,2008年全年亏损276亿美元,两组数据较先前均有大幅提升。相反,美国银行2008年第四季度报亏17.9亿美元。
为缓解财务状况,美国银行只得再次申请美国政府150亿美元援救款。它得到的援助资金总额也因此上升至450亿美元。
然而,正当美国银行狠吃“纳税人救济”之时,亏损中的美林却曝出去年年底向员工分红58亿美元,不仅“顶风犯事”,而且打破每年1月分红惯例“提前分钱”。
股东和媒体因此强烈质疑美国银行收购美林的决策,批评银行高层故意隐瞒关键信息,误导股东作出同意收购决定。
市场对美国银行的不信任情绪不断高涨。美国银行股票今年2月一度跌至5美元以下。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纽约州总检察长安德鲁·科莫相继决定对美国银行展开调查,称部分董事和管理层或将遭到指控。
格林伍德投资咨询公司经理沃尔特·托德说,无论真实情况怎样,人们大多认为美国银行遭遇如此逆境都是刘易斯的错,“为了公司继续前行,他必须离开”。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托尼·普拉思说,所有批评和指责都朝刘易斯而去,“他已不可能发挥首席执行官的作用了”。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