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上海市民财产核对办法出台:房车存款都查
发布时间:2009-8-5 12:34:25
 
文章内容

《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出台 申请住房保障等要查4项收入2项财产。

市民今后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将接受“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及区县核对机构”对自己经济状况的核实。

《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办法》近日正式出台,对如何核实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财产给予指导。该《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

专门机构核对市民财产

长期以来,在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保障等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时,政府相关部门核对居民经济状况,往往根据各自掌握的信息资源在本系统内各自进行,造成了核对系统的重复建设和信息资源的部门分割。

为此,《办法》明确由政府相关部门委托本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机构,对提出申请的居民个人或者家庭等核对对象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核实。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制度,促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保障本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的公平、有效实施。

市民要配合核对存款

《办法》要求核对对象在提出享受社会救助、福利待遇的申请时,应当如实提供个人或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信息,不得隐瞒和虚报,并积极配合核对机构依法开展调查工作。

在查询其存款、有价证券等情况时,法律法规要求本人授权的,核对对象应当书面授权并配合核对机构的调查工作。

核对对象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决定提出异议、涉及核对内容的,委托核对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要求核对机构进行复核。

如核对对象隐瞒财产和收入,骗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待遇时,政府相关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

至少两人同时进行核对

为了保障信息安全,保护核对对象的个人隐私和秘密,《办法》规定,核对机构在进行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息调取等核对工作时,应当派出至少2名工作人员,并出示证件。

核对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在核对过程中获取的涉及核对对象的信息予以保密。

目前,该《办法》全文已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www.shanghai.gov.cn)和“上海政府法制信息网”(www.shanghailaw.gov.cn)和东方网(www.eastday.com)上公布。

◎《办法》摘要

◇ 核对机构

《办法》设立的上海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及区县核对机构,是由政府批准设立,专门负责本市居民经济状况核对具体工作的机构。

核对机构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委托开展核对工作,核对完成后出具的书面报告是政府相关部门作出审批决定的参考。

◇ 核对对象

《办法》明确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核对对象的可支配收入和财产。

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财产包括实物财产、货币财产等。

◇ 核对方法

对于工资性收入,核对机构可以通过调查就业和劳动报酬、各种福利收入,以及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等得出;

对于经营性净收入,可以通过调查工商登记、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企业所得税的缴纳情况等得出;

对于财产性收入,可以通过调查利息、股息与红利、保险收益、出租房屋收入以及知识产权的收益情况等得出;

对于转移性收入,可以通过调查养老金、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住房公积金的领取情况,以及获得赠与、补偿和赔偿的情况等得出;

对于实物财产,可以通过调查房产、车辆,以及古董、艺术品等有较大价值实物的拥有情况等得出;

对于货币财产,可以通过调查存款、有价证券持有情况、债权债务情况等得出。

[责任编辑:gavinyan]


相关文章
  • ·上海市民财产核对办法出台:房车存款都查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