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来源北京的藏家李先生退休后喜欢摆弄些字画古玩等,去年春节回山西老家,李先生在山西当地花1000元淘到两面汉代铜镜。铜镜锈迹斑斑,上面还有铭文,李先生自认其价值不菲,认为自己是捡漏了。
鉴定理由汉代是古代铜镜发展史上的繁荣时期,此时的铜镜多为圆形,半圆形钮逐渐代替了弦纹钮,并有钮座。镜背面多有铭文,而且铭文逐渐成为铜镜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铜镜的纹饰已经明显区别于战国时期抽象特征,取而代之的是新颖的草叶纹、星云纹等,镜钮四周往往由同心圆的多层连续图案组成,并用四分法把纹样分成四等份,构成既对称又连续的圆形装饰图案。西汉早期由于刚刚经历了连年的战争,社会经济处于恢复期,铜镜都比较小。
李先生的第一面半圆形钮铜镜,草叶纹、连弧纹明显都采用同心圆的四分对称方式,而且尺寸较小,风格明显属于西汉早期的,铭文“子宜长生”也是该时期最常用的。该镜生坑痕迹明显,出土后未经把玩,锈色保持自然,红锈和绿锈在镜面渗入胎骨,与镜体结合致密,镜面多处还有明显的结晶痕迹,这是经历上千年形成的结果,属于常见的西汉铜镜。
第二面铜镜为把玩过的熟坑铜镜,锈色发黑且均匀,早已失去出土的痕迹,但包浆很自然致密,也是真品。形制风格明显带有汉代风格,连弧纹、草叶纹等与第一枚铜镜类似,但是明显铸造粗糙,铭文也不清晰,为锌青铜,当时仿古潮流盛行,属于明显的宋代仿汉代的铜镜。
市场估价这两枚铜镜虽然都是真品,但过于常见,收藏价值并不大。第一枚汉代铜镜目前也就300元左右。第二枚宋代仿品,由于铸造粗糙,也很常见,目前市价也就100元左右。因此,需要纠正一个收藏误区,藏品的价值并不与年代久远与否有必然联系。
鉴定结果第一枚是汉代铜镜,第二枚为宋代仿汉代的铜镜。
鉴定专家:北京天雅古玩城铜器专家温洪波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