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团贷款近来迅速“蹿红”
近日,10家银行在北京签署了中国银行业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银团贷款协议,签署的18个项目贷款金额总计达到1762亿元。而中国银行业协会旗下的银团委员会成员银行已筹组及正在筹组的银团贷款累计金额超过1万亿元。
很显然,银团贷款是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博弈且三赢的选择。
让危机赶快过去
这次签下的1762亿元大单项目以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为主,包括吉林、山西、石家庄、新疆等地的公路项目和天津、南京、深圳、长沙等地的铁路或地铁项目。
“银团贷款仍然以项目金额较大的政府项目贷款为主。”这在很多专家看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银监会也已表示支持银行以银团贷款的方式为大型项目提供资金。
其实,近来银团贷款金额迅速攀升,很大部分原因是政府希望借助投资推动国内经济快速复苏。
固定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并未好转,出口仍然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政府只有增加对经济回暖项目的投放力度。
中国银行信贷部银团贷款业务主管徐海峰认为,银行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拉动投资,如银行增加高速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这部分贷款,则可以同时拉动金属、矿产、钢材等上下游经济的发展,从而“让危机赶快过去”。
分散银行风险
银行有时选择银团贷款而非双边贷款,很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分散自身的风险。
徐海峰告诉《中国会计报》记者,获得银团贷款的项目除了符合银行贷款要求外,一般都呈现出金额大、结构复杂的特点,需要多家银行合作以分散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不能一个项目做得太大,而且有的项目是部分担保或者阶段性担保,资产抵押也比较复杂,如果多家银行能一起研究、协作放款,就可以共担风险、责任分摊。”徐海峰说。
银行专家同时指出,像浙商行、徽商行等区域性银行,其贷款项目资本金不到100亿元,贷款额度自然受限,不得不采取银团贷款的方式。另外,对于邮政储蓄银行这支新军而言,由于缺乏业务经验,也希望一开始能跟其他银行一起协作,积累贷款经验。银团贷款“火爆”理所当然。
不过徐海峰也坦言,银行参与银团贷款也是为了寻找自身的发展机遇,或者是为了巩固实力。
危机下的企业选择
近日,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获得中国银行为牵头行和代理行签订的1.5亿美元贷款。
记者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财务部部长生育新那里了解到,由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市场对汽车产业不看好,汽车企业的融资环境变糟,向单个银行只能获得2亿元-3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但是对于需要约68亿元人民币的第二工厂来说,这简直是杯水车薪。由此,生育新想到了银团贷款。
去年12月,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开始启动银团贷款,历时半年,这笔资金如约而至。
生育新对银团贷款颇有好感:“虽然银团贷款有一定手续费,但是申报材料只需提供一次,牵头行负责提供相关资料,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综合成本相对较低。”
除此之外,生育新还有另外的考虑。2007年,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曾经获得花旗银行牵头、外资银行为主的2亿美元的银团贷款项目,并加大了与外资银行的合作。本次通过签订中国银行牵头、内资银行为主的银团贷款协议,让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扩大了与内资银行的合作。
生育新说,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未来只要有需求,我们还会采取银团贷款模式来融资。”
银团贷款将继续攀升
银团贷款是否会继续攀升?徐海峰的答案是:“肯定会继续增长,速度不会慢”。
徐海峰认为,由于上半年银行的快速投放,各个银行都在调整贷款结构,并注意分散风险。银监会已经提示各银行要在风险可控下进行理性投放。银团贷款可以分散风险,因此大多数银行将倾向于通过银团贷款的方式来做。
据了解,目前银团贷款在各银行的贷款中占比约10%,比例并不算大。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行业分析师唐亚蕴认为,目前银团贷款增长速度较快是源于政府、银行、企业等各方面的配合,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共同需要,但是不排除其中有人为因素,如票据虚增、资金逃离到证券市场或者向房地产市场转移。因此,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仍需谨慎。至于银团贷款攀升的速度,还要看对通胀的预期和未来货币政策的调整。
[责任编辑:gavin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