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当有限的钞票遇上无限的股票
发布时间:2008-9-13 11:35:08
 
文章内容

    中国的分析师和基金经理们现在不断感到苦恼,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原来信奉的那套估值体系已经完全不管用了,20倍PE,股票跌,10倍PE,股票还是跌,有些人万不得已,只好说,用PB估值吧。

    其实他们不必感到尴尬,因为,早在一个多月前,笔者就看到《华尔街日报》惊呼,弄不懂中国股市的估值标准,“你不知道在A股市场,什么样的估值才是合理。”

    从PE估值转为PB估值,笔者早在之前的评论中就谈到过。不过,市场来到这个当口,或许要换一种新思路了。那就是,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钞票总是有限的,而不断发行的股票却是无限的。

    让我们看看A股市场的流通市值,截至9月11日,沪深总流通市值为4.66万亿元,而沪深总股本为1.86万亿股,如果没有新的资金进入市场,意味着现有的股市资金对应的股票价格为:平均每股2.5元,当然这是极端情况。

    但是,如果继续发行新股,而股市继续低迷,那么将来总有一天,我们会出现股票多过钞票的情景。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截至7月底,M0(流通中的现金)为3.07万亿,而9月11日沪深总非流通市值是8.84万亿。假设只有1/3的非流通股需要抛售,也需要大约2.95万亿的现金接盘,与M0余额相近。因此,可以说可能抛售的股票,其数量已经接近了钞票。

    当然,有人会说,应该用狭义货币(M1,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来计算:7月底的M1为15.4万亿,仍然超过目前的总非流通市值。但是请注意,由于将会有更多的股票源源不断地发行。当有限的钞票遭遇无限的股票,会发生什么情况?

    股票无限供给的证据很多,比如说市场上热议的首发限售股问题(为了区别股改解禁的限售股,笔者把股改解禁的大小非称为“老非”,首发限售股称为“新非”)。现实的情况就是:老“非”未了,新“非”又来。

    根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最后的4个月里,“新非”的解禁规模达到840亿元,市场威胁远远超过接下来600亿元的“老非”。明年“老非”解禁市值更是为17287亿元,而“新非”解禁市值为20988亿元;2010年,“老非”解禁市值大降至4080亿元,而“新非”解禁市值却高达36369亿元,是前者的9倍之多。

    为什么“老非”还未了,“新非”又涌现?因为拿低价值或者无价值的股票换真金白银的游戏获利太丰厚了,没有人可以抵制这种诱惑。

    如果股票的分红能够带来足够的回报,哪怕股价暂时下跌,依靠分红仍然能够获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但是,事实却与此相反。

    A股公司有懒得分红的坏习惯,据统计,自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上市公司分红总额为4649亿,这可是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最快的三年。然而,仅2007年一年,A股IPO募资就达4466.94亿元,再融资也达3538.73亿元,两者合计高达8005.67亿元,是上市公司三年来累计分红的1.72倍。

    因此,无法创造足够回报的股票,实际上变成了套取钞票的筹码,随着筹码源源不断增加,股价自然不断下跌。

    所以,中国股市估值体系崩溃的真相是:有限的钞票遇上无限的股票。在牛市里,这场游戏可以持续下去,但是步入熊市后,一旦市场发现,大多数股票的分红派息率甚至比不上银行存款利率时,也就意味着这场好戏快到头了。要让这个游戏继续下去,恐怕只有通过暂停新股发行和扩大货币供给双管齐下之策,才能见成效。

    (作者邮箱:zhoubin@21cbh.com)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


相关文章
  • ·当有限的钞票遇上无限的股票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