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一直有光临笔者的博客看笔者的“胡言乱语”,应该会知道笔者在7月底对市场应该发生的调整就已经抱有期待。在七月倒数第二周收出本年度目前最高涨幅的周阳线之后,笔者曾经判断下一周将难有更强势的继续上冲,而是以小周阴线震荡整固为主,哪知道大盘进入了亢奋状态就始终难以收手,预期之中的调整总是无法出现,虽然判断错误,但至少股指一直呈现晴多阴少的状态,出现失误也是“幸福的失误”。不过在市场再收一根周阳线之后,还能继续拔高吗?如果单看本周一自然是可以,但实际上此处已经是“高处不胜寒”。无论从技术面还是从资金面实是不支持继续上涨,于是周二尾盘看似恐怖,实则“终将出现”跳水就这样展开了。
技术面不支持继续上涨的理由是非常直观的。以上证综指为例,自7月22日波动指标KDJ的J值进入超买区域以后,就一直维持在超高的状态。尽管我们都知道超买是很难以持续的,但在多方主导的市场氛围下,股指就是不调整,J值即使下破100,也要维持在90以上,这种现象持续了八个交易日,已经超过了清明节时期的“霸王魂”行情,可想而知目前市场的“强硬程度”!但在7月30日收阴之后,股指已经渐渐露出疲态,尽管8月的首个交易日还是收阳,但KDJ和MACD都有形成“顶背离”(即股指创新高,它们无法再创新高)的迹象,这几乎就是宣判顶部的讯号。再来看均线体系,打开上证综指的周线图,我们可以看到20周线和120周线交汇在2720点区域附近,指数在周一已经深入到了2672点,再向上就要遇到2680-2700点的“金刚闸”阻力地带,即使这里能通过,20周线和120周线会在近期“顺利被征服”么?笔者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几乎之类的修饰),因为我们肯定不会忘记,去年8月之后,120周线是如何压制市场上行的,屡次尝试突破屡次却被打下来。这里想要三连周阳直接冲过,即使有“期指”助涨也只能说是一种妄想。
资金面的情况虽然“隐晦”,但是也能有所察觉,且先不管目前的流动性到底如何,就从市场本身的量能说起。7月29日的上涨创出了当时那一阶段的天量,随后下跌再上涨和跳水下跌却是“缩量再放量”的。缩量表明股指向上冲击的动能已经显出不足,而放量则说明再涨之后多空之间的分歧达到空间的巨大。更重要的是,这个放量(即昨天)是以跳水式的阴线收场,并且成交量集中在前半个小时和后半个小时之内,中间跟涨的力度明显有所不足。再加上市场轮动上涨已经逼近极限,热点暂时处于真空状态,没有热点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资金不再活跃,也就难有量价齐升的良好场面。这个时候并不需要任何消息面上的利空作为“诱引”,甚至我们还可以看到有利好出现(譬如油价连续大涨,这是有利于资源股的),可市场却相当不领情,在昨天尾盘跳水后,今天的大部分时间也延续了这种下跌。
这就是市场的残酷性,本来是多方趋势,却一下子变成了空方趋势,在今天的14:00之前,可以看到分时图上基本见不到多方有太多的表现,虽然跌幅并不算很夸张,但买方力量似乎就是被牢牢按死,无法阻止像样的进攻。这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因为昨天的下跌在不少人看来是明显的转势讯号,那么已经获利丰厚的短线筹码在今天自然是一有机会就选择抛出,从而压制了市场的上行。如果就这样下跌,那么K线组合就非常类似于2009年2月17日和18日,是短线上涨终结的标准信号,可我们真的低估了在期指庇护下的多方能力。13:33以后空方借趋势连续发动两波快攻,将跌幅继续扩大,1.4%的跌幅刚在4-6月或许不算什么,但现在几乎可以算作是“大跌”了,而就是这样的跌幅刺激了多方的反攻情绪,尾盘股指发力连续上攻,不仅收复了已经短暂刺穿的10日均线,而且还都呈现下影线的小阳报收,摆脱了“连阴”的困扰。
记得中午时笔者说过,假如今天出现连阴,那么小阶段的调整周期很可能将继续,甚至本周内都无法再突破昨日的高点,换句话说本周的走势很可能是个先扬后抑的局面。那么现在已经破除了连阴的“咒语”是否意味着探底就在两天之内完成了呢?笔者认为现在下次结论仍然为时过早。的确,长下影线是一种“成底”的可能,那么有没有可能是下跌中继呢?同样可以。并且我们发现,在长阴“破坏”上升通道趋势之后,第二天如果收出下影阳线,则很可能是“下跌中继”。最经典的例子还是出现在2009年9月1日之后的反弹路线中,当时9月18日长阴破坏上升趋势,9月21日出现了探底回升,并且当时是从跌3%回上来的,该够强劲吧?可后续还有下跌,2009年10月27日和10月28日的走势也是如此,就连今年1月20日长阴后也出现了类似的K线变种。
这就证明,下影线只能说明多方在尾盘实现了部分优势,但这部分获利盘仍可能在明天选择“出局”,同时前半部分空军占据主动的事实是不会改变的。当然,今天的阳线看起来力度更大,而且前面的走势也更加强,有人会说了,难道这次就不能真的是见短底了,继续重拾升势么?笔者依旧认为,如果此处不经过充分整固,就急匆匆向上寻求空间,上涨之路恐怕难以持久(就演变成中午所说的先上涨,然后再下跌了)。因此,我们既然选择了在牛回头后“不抄底”,就应该继续观望后续的走势,把握更加确定的买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