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首现贴水套利空间收窄
机构进场担当维稳大任
5月11日,受前夜外围股市大涨和中国4月CPI同比上涨2.8%超预期双重影响,沪指呈现明显高开低走态势,虽然开盘时大幅跳空高开,但随着加息预期强化和周边市场的暴跌,午后大盘翻绿,股指期货便一路狂泻,盘中一度跌至2797.2点的历史低位,最终报收于2801,当日跌幅3.79%,远超当天沪深300现货指数2.01%的日内跌幅,这也使得一度居高不下的套利空间被瞬间瓦解。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当日盘中一度出现了期指贴水的情况。14时24分,期现价差已经收敛至10.4点,14时30分,1005合约出现了上市以来首次贴水2.3点。此后1005合约持仓量仍在大幅下降,不过指数保持平稳走势。15时07分,合约的持仓量仍在大幅减少,与此同时1005合约再次下跌。最终1005合约下跌3.79%,报收于2801.6点,而全日持仓量减少886手。
虽然随着交割期日益临近,当月期指合约贴近现货指数实属理性回归,但前一交易日尚存的60、70点价差瞬时“灰飞烟灭”,仍出乎不少市场人士的意外。
然而,与套利空间缩小发生背离的是,已被业界认为是期现套利最佳工具的上证180ETF指数基金当日也再度放出巨量,180ETF的成交量达到了14.65亿份,为有史以来最大,成交金额高达8.96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当日上证180ETF的成交量午后两点十分至两点五十分,此时正是价差迅速缩小之时。
分析人士指出,正是由于价差的急速缩小,使得之前做套利的资金迅速平仓获利了解,导致ETF成交量急速放大。从反指标惯性来看,多头止损也许正预告着短线反弹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金所已于日前受理并批准了首批套期保值编码以及相应的套保额度,首批获批套期保值额度的客户中,既有特殊法人和一般法人,也有自然人。以券商、基金为首的特殊法人机构终于获准参与股指期货,这意味股指期货正式进入“机构时代”。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参与股指期货初期,缺乏机构资金的参与,期指的暴跌对大盘有一定的助跌作用,但随着机构资金的不断介入,股指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将更加合理,期指也将逐步开始发挥其应有的市场作用,整个市场也将逐步趋于稳定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