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骤降而房价坚挺
房地产拐点仍有待观察
自4月17日“新国十条”出台以来,从中央政府及各部委出台指导精神,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实施细则,调控政策似乎一个比一个严格。在空前的调控组合拳打压下,楼市“红五月”风光不再,房价隐现拐点:一、二手房成交量萎缩;土地市场开始降温;购房者等待和观望的情绪渐浓。更值得一提的是,股市的反应快速强烈,地产股大幅度下跌,并成为近期市场持续大跌的另一个主要动力。
对于当前的市场变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房地产新政对“抑投机、遏房价”的成效明显,但房地产行业是否会形成真正拐点,需要时间来观察。
首先,成交量骤降而房价坚挺。5月11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发布了新政后4月15日至5月6日的网签数据:全市一手房网签均价环比仅下降0.9%,但成交量环比却下跌了近三成,同比下跌更超过六成。甚至,部分城市的房价还出现了区域性的逆市上扬。有数据显示,4月最后一周,天津市南开、红桥两区分别以18445元/平方米、15026元/平方米以及环比0.12%、3.44%的攀升实现了价格逆市上扬。无独有偶,上海4月份成交排名前十的新盘中,成交均价与3月份相比无一例外都在上涨。其中个别楼盘5月份的报价甚至又涨了。
其次,地方政策采用“保守疗法”。自北京出重拳调控楼市后,市场一度担心其他地区也会纷纷效仿,出台更加严厉的调控政策。但实际上,并非如此。5月6日深圳版“深十三条”尘埃落定,被业内称之“保守疗法”;有媒体称,沪版新政细则最快5月中旬有望公布,此细则是效仿京版重拳打压,还是与深圳版一同采用“保守疗法”,值得期待;对于北京出台的家庭限购令,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正式回应,广州在地方细则中不会出台对本地人限购等临时性调控措施。
另外,楼市投资客转战二线城市。有迹象表明,在一线城市楼价降温的同时,有不少投资客移师二线城市,使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有在文火慢烤下呈现上升趋势。
据央视报道,在临近深圳的惠州大亚湾,有不少楼盘90%以上的客人来自深圳,这些楼盘成交火爆,部分楼盘甚至在开盘两小时之内售完。在南京,只有部分楼盘打折或滞销,大部分楼盘波澜不惊仍在热销中,5月1日开盘的御山湖在短短2小时内,所推的100多套房源被认购一空,开发商现场2次紧急加推了一部分房源,也销售了95%以上。在长春,无论是房价还是交易量暂时都还没有受到新政的影响,楼市交易不降反升。根据资料进一步显示,新政发布一周之后,哈尔滨、海口、大连、长沙等地的成交面积环比出现大幅度的上涨。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楼市与2008年楼市不可同日而语,当时成交量和成交价格的大幅下挫与金融危机、房企2007年大举扩张带来的资金链条紧张、长达半年的销售低迷有直接关系,而2010年市场基本面较好,所以别期待价格暴跌。如果说如此严厉调控新政的出台,对大城市的最终效果还有待观察,那么对于反应快速强烈,整体跌幅超25%的房地产板块来说,有可能迎来修复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