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融资功能正在遭遇挑战
王利敏
本周市场最让人感慨的无疑是,周二上市的4只中小板新股居然3只开盘就破发,随后周四上市的4只创业板新股又有2只开盘就破发。这一极为罕见的现象已经清清楚楚地告诉人们:由于市场陷入低迷,股市的融资功能已经遭遇严重挑战。而人们更关心的是,当融资功能出现问题时,股市会怎么样?
笔者在上周文章中揭示的是为何房价难以下跌,股市很容易下跌的原因,因为前者的生存链与银行、地方政府紧密的连在了一起,而后者的生存链更多的是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但当股市低迷到新股屡屡破发、再融资股屡屡破增、老股屡屡破净时,股市的生存链则延伸到股市原本的大赢家——融资者、再融资者等。到了这个时候,后者作为利益群体还能袖手旁观吗?
按照本周中小板新股上市即破发的势头,新股发行难的现象估计很快会出现。据报道,本周发行的4只中小板新股最高中签率大大提高至2.36%;另外,公开增发的卧龙电气由于乏人问津,承销商海通证券最终包销了5331万股。这些现象显然引起了“摇新族”的恐慌,既然连中小板新股都可能会输钱,那么接下来主板市场上的超级大盘股还会有人申购吗?
有人说,大盘股的发行价可以低一点。可能吗?第一是相关上市公司是否愿意,其它大盘股都能发个好价钱,为何我要压低价格?这样做甚至还有国有资产流失之嫌。第二是即使压低了价格,也未必能保证发行通畅。因为在一个熊气弥漫的市场中,股价“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照样很难让人踊跃申购。第三是如果果真压低价格发行了,那很有可能使现有的相关大盘股再下一个台阶,这显然是市场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近几天来市场频频出现汇金公司增持三大行的传言,不少人将此看成是为了后市大盘股的顺利发行。如果果真如此,那将会产生很多问题。一是如果大盘股的发行还需要一段时间,汇金公司支撑那么长时间吃得消吗?二是即使三大行撑住了,绝大多数股票却依然持续下跌,银行股能一枝独秀吗?三是大盘股地发行并不是只有一家,且还要推国际板,汇金公司能够如此“长袖善舞”吗?
人们注意到,A股市场的每一次大底无不与融资功能出现危机联系在一起。原因很简单,投资者即使亏得再惨烈,最多是一个“认赌服输”,自认倒霉的过程;而融资再融资功能则是绝对不能丧失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有关部门似乎还是视股市的融资功能为第一位的。
笔者以为,我们在维护股市融资功能的同时显然不能忽略股市的投资功能。A股市场开设了近20年,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其中以亿计的投资者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融资和投资作为问题的两个方面,有一个一碗水端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欣欣向荣的股市。而很难设想,在大多数投资者亏得惨不忍睹时,市场的融资功能还能顺顺当当的体现。
(本文作者为著名市场分析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