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日消息面明显偏空。在昨日央行收紧之后,今日国资委表示央企慎入楼市股市期货,同时银监会拟出更严厉二套房政策。在利空消息影响下今日大盘低开并震荡下行,午后加速下探,但尾盘在金融股的带来下大盘放量拉升,最终沪指微涨3.22点。昨日大盘下探到60日线,今日开盘一举跌破,然而尾盘的拉升最终使得大盘收盘依然站在60日线之上。这种收盘是主力资金的阴谋布局还是他们真的开始重新进场?后市主力又将如何博弈?具体且看下文分析!
一、影响主力行为的信息与解读
1、 国资委:央企慎入房市股市和期货等领域;
2、 银监会拟出更严厉二套房贷政策,首付或提至50%;
信息解读:近期管理层调控的高超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管理层一边喊维稳一边进行实质性的收缩和调控使得市场信心大受打击。在央行强调稳定股票市场运行之后,国资委表示央企慎入股市楼市和期货市场,表明上看是加强央企风险防范,实际上是暗示股市楼市期货市场的风险已大,而楼市更是祸不单行,接连受到各部委的连续打压,在连续的政策调控之下,房地产市场冷却将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地产板块也暂难有大资金关注。
二、主力行为分析
1、基金:共振情绪指标45,主攻板块:消费、机械、金融、电力
短期行为:多空平衡,与散户博弈;
中长期行为:以防御为主。
根据基金研究机构的测算数据,截至12月30日的当周各类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平均仓位较前周小幅上升。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5.63%,与前周相比上升1.38%.如果扣除大盘指数的上涨,上周基金在大盘反弹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增仓。
然而自12月24日到30日,大盘指数涨幅达6.14%,而基金仓位监测显示他们并没有主动性增仓,这似乎验证了本栏此前的判断:基金在12月底的唱多和买入行为主要目的是在于拉升指数以便高位出货,而不是真正的建仓。
本周以来大盘是震荡下跌,而在大盘跌过程中领跌板块主要是基金重仓的家电、汽车、银行为主,尤其是这些板块的基金重仓股,由此看来在短暂的拉升之后基金再次选择减持。此前指出若无重大利空消息基金不太可能会大规模减持,而是在震荡中一边拉升再降低仓位,然而央行再次收紧流动性的举措打坏了这一格局,有些先知先觉者似乎已经正在加速减持,与散户"赛跑",进而造成近两日的加速下跌。如此基金主力们的预期可能发生变化,那么后市调整的深度也可能加大。
2、QFII、热钱:共振情绪指标50,主攻板块:金融、地产、低碳、机械
短期行为:波段操作;
中长期行为:谨慎看多。
美元指数在迪拜事件后开始了半个多月的反弹,之后在77.8左右的相对高位横盘震荡十几个交易日,近两日有所走强,到了箱体上轨,似乎有准备向上突破之势。
事实上,社科院数据显示自迪拜债务危机后,国际热钱似乎表现出回流避险趋势,热钱流入内地的速度开始放缓,而流出的速度则在加快,净流入额正日渐萎缩。
然而自迪拜危机过去一个多月之后,监测数据显示热钱近期乎进乎出,及不稳定。美国专业基金研究机构EPFR Global的资金流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当周,投资"金砖四国"的股票基金吸金4.51亿美元,其中投资中国市场的股票基金吸金1.53亿美元。然而麦格理资金流向报告显示,中国基金截至12月30日录得"走资"3.4亿美元。另外,亚洲(日本除外)基金现金水平跌至1.5%,创2007年5月以来新低。这似乎暗示着近期热钱更热衷短线操作,热钱的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将加大市场的震荡幅度。
不过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再加上美元贬值是美联储以发展本国经济的长期策略,还有美元传统市场经济活力始终不及新兴市场,热钱经过短暂的流出之后再次流入境内依然是大势所趋。
三、投资机会与风险
行为方向总结:今日消息面明显偏空。在昨日央行收紧之后,今日国资委表示央企慎入楼市股市期货,同时银监会拟出更严厉二套房政策。在利空消息影响下今日大盘低开并震荡下行,午后加速下探,但尾盘在金融股的带来下大盘放量拉升,最终沪指微涨3.22点。昨日大盘下探到60日线,今日开盘一举跌破,然而尾盘的拉升最终使得大盘收盘依然站在60日线之上。60日线是一重要支撑下,今日这种收盘是主力资金造成一种企稳回升的势态,以吸引散户投资者进场抢反弹,这正是主力资金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撤退的表现。因此短期之内还有继续下探的可能性,投资者在此阶段不宜盲目抢反弹,而应继续以观望为主。
短期(1个月内)机会和风险:短期市场共振情绪指标为45.万隆股票热点跟踪系统提示短期热点板块为:农业、节能环保、低碳经济。
中期(1~3个月)机会和风险:中期市场共振情绪指标显示为45.万隆股票热点跟踪系统提示中期热点板块为:金融、机械、农业、低碳经济及资产注入重组预期个股。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