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十大机构看后市:缩量调整静待突破时机
发布时间:2009-12-15 20:08:00
 
文章内容

两市全天震荡 后市仍不明朗

周二两市大盘小幅低开后全天维持低位震荡的格局,盘面上权重股的整体偏弱是导致今日大盘疲态的主因,而其中因受到消息面影响而走弱的地产板块对指数拖累更是明显,不过由于汽车、医药、电器等业绩可能得以提升的行业个股表现良好,还是点燃了投资者做多激情,在一定程度上封锁了指数向下的空间。截止收盘,两市大盘双双收小阴线,建材、汽车、教育传媒等板块最终涨幅居前,上涨幅度总体偏小,均在1%左右,房地产、金融、钢铁等板块领跌。沪指报收于3274.46点,下跌28.44点,跌幅0.86%,成交1289.45亿,深成指报收于13825.8点,下跌114.60点,跌幅0.82%,成交842.82亿,两市合计成交2132.27亿,较上一交易日量能有所缩减。

昨日航空股走势强劲,其中中国国航南方航空等涨势都超过5%。中国民航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0.2%,由前10个月的负增长首次“转正”。分析人士指出,国内民航业在11月出现真正的拐点,2010年供需改善下的景气复苏基本确立。 据统计,1~11月,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386.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4%;旅客运输量2.1亿人,同比增长19.6%;货邮运输量398.3万吨,同比增长5.7%。三项指标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3.6%、96.1%、91.1%。11月,民航全行业整体盈利,实现利润11.57亿元。到11月底,民航整体赢利达到118亿元。在货邮运输方面,11月同比、环比继续上升。其中,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速为0.2%,较1~10月提高了3.9个百分点,增速在年内首次“转正”。此外,11月民航旅客运输量继续保持增长,但受季节因素影响,环比增速下降,同比增速略缓。其中,国内航线环比降幅较大,国际航线同比降幅继续缩窄。预计12月国内旅客运输量仍将以两位数的同比增速继续保持增长。11月份运输总周转量与去年相比增长22%,环比下降2.5%,其中国内航线下降4.8%,而国际航线增长2.4%,国际航线恢复性增长明显。我们认为,国内需求增长加速,使得真正的拐点在11月出现;航空公司也将实现主业盈利。而未来2~3年,航空业将处于良好的外部环境之中。

从消息面看,1、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填海工程开工仪式将在珠海举行,这意味着,港珠澳大桥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据悉,大桥最快2015年建成,落成后港澳两地经由陆路的往来车程将由现时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以内。随着珠海市基建项目的进行、市场影响力的扩大,该概念有望逐渐形成以珠海本地股为炒作中轴、进而延伸至周边基建业如水泥、钢铁等相关个股,后市亦值得关注。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要求“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政府态度短期对房地产股价影响极大,建议规避地产股。

从技术上看:两市全天维持震荡,日线收小阴线,沪指收盘失守3300点整数关口,但是依然站在5日均线之上,日线的技术指标KDJ死叉后向下发散, MACD指标中的绿柱继续变长,两条指标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收缩,5日均线开始走平,60日均线继续上行。技术上看后市大盘仍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下方关注5日线的支撑,上方关注3315点附近的压力。

整体来看,昨日股指在权重蓝筹股推动下走出逆转走势,由于大盘权重股的走强对多方力量消耗较大,今日这一群体多数有所休整。权重股不能持续走强依然是后市大盘上涨的一个隐患。对于后市,大盘要想走出企稳向上的行情,依然需要权重股的助推。

而且,近几个交易日市场成交量始终没能有效的配合,所以后市股指仍有震荡反复、明确支撑的要求;投资者操作上应保持谨慎与耐心,寻基本面较好、前期涨幅不大的个股,持有为主。

(北京首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国诚投资:大盘缩量调整静待突破时机
  • ·[图文]十大机构看后市:缩量调整静待突破时机
  • ·[图文]十大机构看后市:三因素决定后市反弹格局
  • ·[图文]十大机构看后市:中期趋势不会轻易改变
  • ·[图文]十大机构看后市:大盘蓄势闯关 谁主沉浮?
  • ·[图文]十大机构看后市:开门红后谁主导12月行情?
  • ·[图文]十大机构看后市:市场三大特征揭秘反弹目标
  • ·[图文]十大机构看市:调整已经形成 趋势不容乐观
  • ·[图文]十大机构看后市:新的上涨时间即将到来
  • ·[图文]华泰证券:大盘以时间换空间 等待突破时机
  • ·十大机构预测08月09走势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