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广州万隆:A股市场实际上是重组高发地
发布时间:2009-10-29 18:40:26
 
文章内容

000001

核心提示:通过和成熟市场的数据比对,我们发现中国主板市场的退市率远低于其它主板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A股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由于天然的制度性泡沫堆积起来的重组多发高地。紧俏的壳资源、各类利益驱动从根本上成就了众多的A股不死鸟。

通过和成熟市场的数据比对,我们发现中国主板市场的退市率远低于其它主板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A股市场实际上是一个由于天然的制度性泡沫堆积起来的重组多发高地。紧俏的壳资源、各类利益驱动从根本上成就了众多的A股不死鸟。

1、退不了市的悖论

通过其它市场的退市比例和中国市场退市比例比对,我们发现A股上市公司的退市率奇低。数据显示,就91年以来至今上市公司的退市家数约为14家左右,相比当前近1600家上市公司来说,粗略计算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退市率还不足1%,相比全球其它主板市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即使是上市规则较严格,退市率低的纽交所目前退市率也有5%左右。而如果按照新兴市场平均淘汰率来衡量中国股市,1999年以前上市的公司应该有近50%退出市场,而现实情况显然与此相距甚远。

可以说,中国A股市场的退市率之低,相比其它任何主板市场上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而这种退市难的现状,则是由于A股市场的退市程序性弱,制度不健全所致。曾几何时,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退市曾一度还要经历所谓的ST、PT等多套工序,可见管理层本身对上市公司退市也是慎之又慎,这实际反应了上市通道狭窄和上市公司融资资源的宝贵。而成熟市场退市率高一方面是其上市通道较宽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相对完善灵活的退市制度,并部分上市公司不退市也往往面临被收购等更加不利的局面。

2、壳资源紧俏成就不死鸟

和这种退市率低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中国A股市场的壳资源价值畸高,上市公司重组成功率也极高。实际上,这种情况正是互为因果,上市公司退市难的悖论本身就封杀了重组股的股价下跌空间。

另一方面,中国股市繁琐和严格的上市制度及这种制度天生的偏向性,导致除中央企业外,即使是地方国企上市难度一般都不小,更不用说众多的民营企业。实际上,这种上市难的格局也就决定了上市通道紧缺性,弱约束的上市融资则反向催生了大量企业的上市冲动。在通过正规渠道上市难的背景下,借壳上市就成为一种最佳的替代方式,壳资源的紧俏性也就由然而生。加之地方政府不愿意看到好不容易上市的本地上市公司退市,各类非上市公司的独木桥难过,纷纷愿意出高价来承担借壳上市的成本,重组借壳的各方可谓是一拍即合。更有甚者,对于一些较为干净和优良的壳资源,往往还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目标,其价值也就水涨船高。和美国粉单市场堆积大量动辄几十万美元的廉价壳资源相比,中国A股市场的壳资源价高而难得。

退市难同时加上上市难,适宜重组的壳资源往往成为众多待上市企业趋之若鹜的目标。更何况上市公司重组一般属于一类成本低,收益高的行为,众人追捧也就不足为怪。这也就保障了中国股市的低淘汰率,及诞生诸多不死鸟。

3、重组往往是承载各方利益的交集

从现实情况来看,重组也往往成为承载地方政府政绩利益、各类待上市融资需求及相关既得者的利益交集。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由于上市门槛往往不低,因此企业上市一般也可做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标杆之一。尤其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少,企业上市和退市在很大程度上就和政府政绩挂钩,这也就决定了在阻止上市公司退市和推动重组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是乐此不疲的,有点类同于政绩工程。

同时正如上文所描述的那样,对于一些待上市企业来说,由于通过正常渠道上市门槛极高,通道往往为少数央企所挤占,因此借壳上市一般也就必然成为一种合理的替代性选择。因此,其一般也成为壳资源重组过程中的重要推手,想方设法的获取上市融资通道。

最后,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的信息不透明度高,信息博弈空间大。这样一来,就更容易成为相关各方隐蔽的获取价差收益的绝佳场所。

应该说,决定上市公司重组动机的几大主要相关方在上市公司重组过程中的利益驱动方向往往是高度一致的,从利益方面决定了上市公司重组的成功概率往往很高,甚至于大部分时候是几乎不可逆的。

[责任编辑:hongwangl]


相关文章
  • ·[图文]广州万隆:创业板开板激发两类股走强
  • ·[图文]广州万隆:高位震荡 主力博弈洗盘or撤退
  • ·[图文]广州万隆:创业板开市在即 主力如何博弈
  • ·[图文]广州万隆:A股市场实际上是重组高发地
  • ·[图文]广州万隆:重要防线 多头会否组织反击?
  • ·[图文]广州万隆:再拉长阳 主力博弈自救行情
  • ·[图文]广州万隆:下一阶段操作要把握好的两个要点
  • ·[图文]广州万隆:基金行为微妙变化 主力如何博弈
  • ·[图文]广州万隆:把握景气超预期行业的布局时机
  • ·[图文]广州万隆:乐观数据为何难以触动市场?
  • ·[图文]广州万隆:方向选择关口主力如何博弈
  • ·[图文]广州万隆:如何从格局上把握后市投资机会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