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人民银行几位行长近期都表示,未来要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特点和变化趋势,完善风险监测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要重视资产价格的变化,关注国际资金流动和注重实用货币政策的逆周期工具。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未来可能进行一系列调整,资产价格成为其调控目标、注重使用逆周期工具等等都将成为其政策目标。
人民银行几位行长近期都表示,未来要根据我国金融体系特点和变化趋势,完善风险监测评估框架和指标体系,要重视资产价格的变化,关注国际资金流动和注重实用货币政策的逆周期工具。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在未来可能进行一系列调整,资产价格成为其调控目标、注重使用逆周期工具等等都将成为其政策目标。
一、资产价格成货币政策关注目标
实际上,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否要针对资产价格进行调控目前暂无定论。但美国金融海啸的爆发告诉我们,无视资产价格泡沫对金融体系带来的风险是不可取的,极易放大资产价格泡沫。而当前中国和全球都面临的一个现实情况则是,由于流动性充裕,资产价格泡沫较容易形成(尤其是国内的房价畸高更是让最高层担忧)。
虽然货币政策本身不应对这些问题负全责,但在当前的特殊时期,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应该因地制宜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资产价格挂钩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和当前具体现实的国际国内大背景相关,而本次的信贷收缩实际上可以说就是直接调控资产价格的目标所致。
无论如何,货币政策已经将资产价格纳入其实质性的调控范围。
二、注重逆周期调控
此外在近期多位央行正副行长的谈话中,还重点提到了货币政策应安排更多的逆周期手段。强调了货币政策逆周期工具的重要性,也正是针对货币政策调整总是滞后于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而言的。其实质上是将货币政策工具作为一种更好的平抑过热或防止经济过冷的工具,其中尤其是要注意根据市场现状逆行调整。
08年货币政策不当调整的灾难性后果则恰是由于货币政策的顺周期使用(在经济高速开始逐步走热阶段利率却没有及时提高,随后的紧缩却恰逢国际金融海啸),而这次的“经典”案例,也让央行的管理者们备受指责。
疼定思疼,失败的教训正在迫使央行的管理层进行相应调整。而在我们当前面临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则和07、08年的宏观经济现状有颇多类同之处,这也确实需要货币政策的调控更能够有前瞻预判性,更好的引导社会预期。
三、弹性更大
我们认为,由于当前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货币政策和以此为核心的金融政策正在遭受越来越大的考验,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也面临更加复杂和困难的环境。但有一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货币政策的弹性将越来越大,以应付复杂的局面。
就拿目前来说,在适度宽松的这一政策基调下,货币政策实际上将在阶段性偏于宽松和偏于紧缩之间逐步摇摆。也就是说,虽然总体策略可能偏于宽松,但各个阶段将因应实际现状进行调整。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向在每个季度都可能发生一定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很可能在协调和均衡经济复苏进程、资产价格等诸多因素后进行的。
(广州万隆)
[责任编辑:hongwa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