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允峰
中国A股价格之高,全球罕见,理性投资者很难适应,常常过早唱空。不管是从事基本分析的估值派,还是从事技术分析的趋势派,对于国内A股勇敢地登上3000点并不断刷新反弹新高,真可以用蜜月期的恐惧来形容。
既想在不回头的蜜月里分享幸福,又怕泡沫清脆地一声破裂,不少投资者在股市里患得患失。在上证指数创下3200多点反弹新高之后,要想克服理性投资者的恐高症,安心饱尝盛宴美味,然后从容离场,不妨采取跟着主力吹泡泡的原则来克服恐惧,避免整天紧张兮兮。
一般来说,中国股市的两大功能是:融资和锁筹。说白点,融资就是为上市公司筹备资金,锁筹就是消灭市场的流动性。要融资或圈钱,就要暴涨,否则,证券市场里的投资者太少,融资和圈钱就非常困难;要消灭流动性,那就要烧钱,就要暴跌,否则,所有中小投资者都跑了,那就消灭不了流动性,烧不了钱。
我们来看看前车之鉴:2008年股市需要发挥烧钱功能,也就是消灭流动性过剩,所以一直暴跌,最终烧掉了N万亿资金,消灭了通胀。而2009年股市需要发挥圈钱功能,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所以一直上涨,最终将圈走资金,养活处于经济环境不好的企业。因此,在IPO新股发行的航母编队到来之前,大主力不会变脸,股市不会萧条,也就只有阶段调整,形成真正头部就很难。
IPO发行的初期和高潮期,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股市里的蜜月期。你不要自作聪明,不要嫌股价高,新股发行价都30多倍市盈率了,老股价格高吗?因此,股票价格高不高你说了不算,大资金才说了算,只要大资金和管理层认同,就不高,跟着大资金走就是了。所以,这个法则叫做:跟着大资金吹泡泡。
有人因为预期6月份的经济数据是否好看,也有人揣测上市公司半年报的业绩是否会打击投资者信心,其实这些担心是不符合跟着大资金吹泡泡的原则的。要知道,在股市里面,如果是经济基本面引发的行情,你就多看看基本面;如果是政策面引发的行情,你就多看看政策的脸色;如果是技术面引发的调整,你就多看看技术面;本轮行情是典型的政策行情,和经济数据关系不大。
所以,作为投资者,在IPO刚刚启动,大盘新股还没有上市的蜜月期,尽管有短期调整的风险,却没有形成大顶的担忧。投资者可以充分享受股市上涨的快乐,聪明的投资者一定要把握好IPO带来的这段股市蜜月期。一旦蜜月期过去,那就要明白法则当中告诉你的行为是干什么,那可是吹泡泡,不是什么价值投资,离开股市,跑得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