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可能更动荡
本周只有三个交易日,两市指数在IPO即将重启的消息明朗下大幅低开,但当天顽强收出红盘,之后两天先调整再继续反弹。三天的日K线形成了底顶均连续抬高的良性组合,让投资者对节后行情产生良好的遐想。
上证指数周一跌穿30日均线之后引来多头反攻,至节前最后交易日终于扭转了自5月19日见顶后形成的短期下降趋势。指数收于2632.93点,一周上涨了35.33点,涨幅1.36%。成交方面,上周日均成交金额为1303亿元,而本周则缩小到1131亿元,每天减少了172亿元,减幅13.2%。周K线为一根上影线只有2.38点,下影线16.72点,而实体则高达77.59点的小阳线。
深证成指多空双方本周继续围绕10000点展开激烈争夺,最终依然站在该点位上面。指数收于10127.92点,上涨55.29点,涨幅0.55%。成交量也出现一定萎缩,日均成交量638亿元,比上周的685亿元减少47亿多元,减幅为6.9%。周K线为一根上影线87.22点,下影线36.75点,实体266.55点的小阳线。
从周线图上看,两市股指本周的下试均受到10周均线的支撑,目前上升趋势依然没有改变。由于面临端午节小长价,本周观望气氛较浓,这属于正常的现象。目前困扰市场的,除了管理层启动IPO使得大家认为对股市呵护的态度有所微调之外,日K线形态的敏感也让指数处于可上可下的尴尬位置。
再从月线上看,连续5根月阳线已经确立了中线向好的行情性质,但也正是连续上攻而需要适当休整。由此判断,6月份行情依然以振荡调整为主,投资者应密切关注IPO最新动态,将风险摆在首位,捱过2500~3000点重大阻力位的动荡之后,那时再重新大胆操作。(广东科德)
把握三大结构性机会
本周深沪大盘呈现振荡小幅回升的态势,其中沪指重新收复2600点整数关口,判断大盘中期走势的重要技术参考指标——20天均线支撑也得到了初步确认,说明大盘中期运行趋势仍然保持完好。不过,随着创业板和IPO重启工作的陆续推进,深沪大盘从去年底以来所形成的振荡攀升格局随着市场心态渐趋谨慎而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在大盘积累阶段性获利筹码和市场呈现结构性高估的背景下,IPO预期使得即将到来的6月行情增添了不少变数,如何看待和应对6月行情成为当前投资决策的关键所在。
统计显示,目前A股共有33家拟上市公司2008年已通过证监会审核等待上市,拟发行股本总计达144亿股,计划募资722亿元,其中拟发行股份最多的为中国建筑、光大证券、招商证券、成渝高速等。进一步考虑到创业板,可能待融资的资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因此,创业板启动和IPO重启对市场承接力度的考验有待观察。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今年以来大批新基金的募集完毕和陆续建仓,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包括大小非解禁在内的各种压力,并为股市提供了大量新增资金。而且,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和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市场结构性高估的现象有望得到逐步消除,振荡攀升有望继续成为后市行情发展的主基调。
从未来的投资方向来看,笔者认为应继续从政策着力点去挖掘中长线的投资机会。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是促进消费、增加投资、稳定出口一个重要的结合点,也是调整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现实的切入点。可以预期,包括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扶持,具备持续成长的空间。因此,投资者可继续关注目前具备较为完整产业链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子行业,如光伏发电、风电、核电以及新能源汽车、上游原材料行业、智能电网等。
其次,随着IPO重启和创业板推出的日益临近,相关的受益板块包括券商和参股券商板块、拟上市企业的参股公司、创投题材等有望反复活跃,值得投资者密切关注。
再次,前一阶段明显滞涨的政策受益板块和低估值板块有望获得补涨空间。其中可重点关注银行、铁路、石油石化等蓝筹板块。统计显示,银行板块目前静态估值仅为11.26倍左右,估值优势十分明显;而铁路基建随着施工旺季的到来,大量新签合同和大批项目开工有望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石油价格的上调预期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可能催生石油石化板块的走强。综合而言,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将成为6月行情的操作重点。(广州万隆)
[责任编辑:kewinfan]